·

绿
婉约词
抒情词
写景词
春天主题词
咏物词
情感词

赏析

这首明代史鉴的《玉蝴蝶·赠歌妓解愁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歌妓解愁儿的形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比喻,展现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和超脱世俗的风姿。开篇“天与多娇,好似春初杨柳,雨洗风揉”,以春日里经过雨水洗涤、春风揉弄的杨柳,来比喻解愁儿的美丽与娇媚,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她的外在美。接着,“披拂闹花,深处绿怨红羞”进一步描绘了她在繁花丛中的姿态,既有绿叶的深沉,也有红花的羞涩,表现了她性格的多面性。“远山横、修眉颦翠,江水净、娇眼凝秋”两句,运用远山、修眉、江水、娇眼等自然元素,巧妙地将解愁儿的五官与自然景象相联系,不仅展现了她的美貌,更暗示了她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这里通过“颦翠”和“凝秋”两个词,分别描绘了她眉头轻蹙的柔情与眼神中蕴含的秋意,展现了她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尽风流。新翻料峭,斜抱箜篌”则通过“风流”二字,点明了解愁儿的才艺与气质,她不仅外表动人,还擅长弹奏箜篌,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新翻料峭”和“斜抱箜篌”的动作描写,既表现了她的技艺娴熟,也透露出她对音乐的热爱与投入。接下来的几句“休论石城佳丽,卢家女子,往事悠悠”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引用,通过对比古代的佳丽与卢家女子,表达了对解愁儿独特魅力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她与这些历史人物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精神上的共鸣或相似之处。“倩将愁解,多应解后转添愁”这一句,巧妙地将解愁儿的名字与诗的主题相结合,表达了她能够帮助他人解忧,但自身却常常陷入愁绪之中,体现了她作为歌妓角色的双重身份和情感的复杂性。最后,“向空江、肯捐珠佩,思远道、欲采芳洲。倚危楼。云中江树,天际归舟”几句,通过空江、珠佩、远道、芳洲、危楼、云中江树、天际归舟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广阔而深远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解愁儿的孤独与向往,也寄托了她对远方和自由的渴望。整首词在描绘解愁儿形象的同时,也反映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综上所述,《玉蝴蝶·赠歌妓解愁儿》不仅是一首赞美歌妓之美的作品,更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深刻揭示了解愁儿这一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神追求。

史鉴

585首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猜您喜欢

三姝媚
清·郑文焯
吴坊歌板地。借青尊浇残,一春红泪。有限柔魂,似海棠枝上,断丝还系。第一轻盈,禁几度、沈郎腰细。莫遣垂杨,空向高楼,替人眠起。昨夜欢盟须记。但醉粉迷香,枕边花气。雨薄云轻,.....
记梦
明·释今无
珠衣失手落沧溟,草蔓花繁岁复经。梦里书归犹见字,意中人罢岂堪情。上滩只觉峰阴暗,拥被难当月夜明。总是到头空一算,滔滔唯有水流声。
一落索·秋闺
清·陈滟
眉共远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怕花也、和人瘦。萧瑟秋风望久。郎书无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楼前柳。
记梦
宋·陆游
夜梦游名山,翠壁开岩扉。主人喜迎客,剧谈皆造微。下临万里空,渺渺一鹤飞。安得弃家去,丹灶常相依。
点绛唇
清末近现代初·郑元昭
别馆阴阴,燕莺不到闲朱户。垂杨无语。镇日纷飞絮。绝好帘栊,不放离愁去。休延伫。片帆何处。凝目天涯树。
江头叙别口占
明·吴与弼
信宿高居剩好怀,江头远送合门来。云帆若遇东流便,更有新诗为尔裁。
鹧鸪天·薄命妾辞
金末元初·元好问
颜色如花画不成。命如叶薄可怜生。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鸳鸯只影江南岸,肠断枯荷夜雨声。
念奴娇·十六夜对月读湖海楼词辄题其后
清·周星誉
髯乎堪恨,占词名一代,竟无其匹。早岁红牙添韵事,传唱六宫都彻。宰相衣冠,党人子弟,老作梁园客。功名五十,马周久已白头。知否二百年来,替人属我,来与公争席。自写江南肠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