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
送别
写景
地点
春景
怀乡情感
励志
赴试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史鉴所作的《送莫同知弟北归赴试》。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弟弟北上参加科考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未来的期许。首联“省墓才南下,辞家又北征”,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背景。诗人刚刚从祭扫祖先墓地返回,又不得不送别弟弟踏上北上的路程。这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离别前的匆忙与不舍。颔联“淮山临驿路,易水绕都城”,通过具体的地理景观,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氛围。淮山与易水,既是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象征着旅途的遥远与艰辛。淮山临于驿路上,易水环绕都城,既展现了地理的辽阔,也暗示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颈联“夜雨鸰原梦,春风雁塔名”,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夜雨中的鹡鸰原,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与梦想的开始;春风中的雁塔,则预示着成功与荣耀的到来。这两句不仅寄托了诗人对弟弟的期望,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美好憧憬。尾联“遥知曲江畔,骑马看花行”,以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弟弟到达目的地后的情景。在曲江畔,弟弟策马而行,欣赏着沿途的春花烂漫。这一画面既温馨又充满诗意,表达了诗人对弟弟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史鉴

585首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