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怀旧
端午节
写物
官阁节庆

赏析

这首《望江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夏孙桐所作,描绘了儿时端午节的欢乐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儿时喜,官阁庆端阳。” 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端午佳节,官阁中弥漫着节日的喜悦气氛。“续命红丝蒲作佩,传家宝墨扇留香。” 这两句细致地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红丝蒲制成的佩饰象征着祈福避邪,宝墨扇则寓意着传承与文化的延续,香气四溢,增添了节日的雅致与温馨。“节物总难忘。” 最后一句总结全词,表达了对端午节美好记忆的深深怀念,强调了这些传统节日习俗在人们心中的不可磨灭的印象。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端午节的习俗与情感,既有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也有对童年美好回忆的追忆,是一幅温馨而富有文化内涵的画面。

猜您喜欢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
宋·释崇岳
今朝五月端午节,衲僧门下无一说。千妖百怪自潜踪,万里长天一条铁。
临江仙·除夕狱中寄忆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逞风花草太无因。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
鹧鸪天(其四)重九席上再赋
宋·辛弃疾
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怀无绪自伤悲。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溪上枕,竹间棋。怕寻酒伴懒吟诗。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虞美人·端午闺词四首(其四)
清·陈维崧
年年竞渡喧歌唱,雪屋崩银浪。如今不见木兰桡,门掩一庭微雨读离骚。风前皓腕缠红缕,往事依稀数。多时忘却辟兵符,今岁重新提起暗嗟吁。
九日社醉次陈克威韵
明·区越
人到开怀易放歌,社翁此醉客频过。残棋未落商山皓,丽句先惊水部何。乡曲论文耆旧少,橘林将实雪霜多。白头潇散风尘外,月旦从将水镜磨。
辛丑再过除夜(其一)
清·施钰
一年将尽夜如何,又向声声爆竹过。惟有离愁消不得,今年更比去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