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居
次
西
涯
公
偶
侍
西
堂
坐
夕
阴
,
可
胜
欢
喜
动
幽
襟
。
邻
州
卜
筑
闻
新
语
,
晚
岁
依
归
惬
素
心
。
不
朽
功
言
方
远
大
,
本
佳
山
水
更
高
深
。
愿
教
多
植
梧
桐
树
,
次
第
行
听
彩
凤
音
。
写景
抒情
友情
赞美
地点
怀古
春天
秋冬之交
愿望
寄托
赏析
此诗《卜居次西涯公》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西涯公共话夕阳之景,内心充满欢喜与感慨的情境。诗中流露出对友人新居的赞美,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满足与向往。邵宝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偶侍西堂坐夕阴”,描绘了诗人偶然陪伴友人于西堂,静坐于夕阳余晖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画面。接下来,“可胜欢喜动幽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这份欢喜不仅仅是对美景的欣赏,更包含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激。“邻州卜筑闻新语,晚岁依归惬素心”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友人新居的选址与设计,体现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亲近。这里不仅展现了对友人晚年生活的祝福,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于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不朽功言方远大,本佳山水更高深”两句,诗人借以赞美友人的智慧与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深刻理解与敬仰。这两句既是对友人品格的颂扬,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愿教多植梧桐树,次第行听彩凤音”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种植更多的梧桐树,期待能听到凤凰的美妙歌声。这一愿望不仅寄托了对友人生活的美好祝愿,也象征着对和谐、高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邵宝对生活、自然和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的佳作。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