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妃
怨
无
金
赂
画
师
,
幸
免
入
宫
妒
。
谁
知
出
塞
愁
,
却
以
无
金
故
。
望
望
紫
台
沙
万
里
,
妾
无
一
生
有
二
死
。
一
死
绝
呼
韩
,
一
死
谢
天
子
。
谋
身
不
易
谋
国
难
,
只
尺
眼
迷
青
与
丹
,
琵
琶
合
向
娄
生
弹
。
宫怨
离别
抒情
写人
古代情境
赏析
这首《明妃怨》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背景的巧妙融合,展现了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世界。首句“无金赂画师”,点明了王昭君被选为宫女的原因并非因为美貌,而是因为没有贿赂画师,这在封建社会中往往意味着她的命运由不得自己掌握。接着,“幸免入宫妒”一句,既是对她未被选为皇后或妃嫔的庆幸,也暗含了宫中女性间的嫉妒与斗争,暗示了她未来的命运可能充满波折。“谁知出塞愁,却以无金故。”这两句转折,揭示了王昭君被选为和亲使者的真实原因——并非出于个人意愿,而是为了国家的和平。她的出塞之行,充满了离愁别绪,而这一切都源于她无法通过贿赂改变自己的命运。“望望紫台沙万里”描绘了王昭君离开长安时的景象,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知命运的忧虑。“妾无一生有二死”一句,展现了她面对命运的无奈和决绝,即使生命中有一次死亡,也要为国家付出一切。“一死绝呼韩,一死谢天子。”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王昭君的牺牲精神,她愿意为国家和平献出生命,无论是面对敌国的威胁(绝呼韩),还是对皇帝的忠诚(谢天子)。“谋身不易谋国难”总结了王昭君面临的困境,个人命运的抉择往往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连,凸显了她作为女性在历史洪流中的艰难抉择。“只尺眼迷青与丹,琵琶合向娄生弹。”最后两句以王昭君弹奏琵琶的形象结束全诗,表达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接受。同时,琵琶声中蕴含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哀叹,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综上所述,《明妃怨》通过对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深情描绘,不仅展现了她的个人命运与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封建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处境与选择,以及国家利益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