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

)

写景
山水
抒情
夏景
哲理
赞美
地点
海边
读书
清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宁静心境与超脱情怀。首句“古涧泉如为我然”,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古涧泉水以情感,仿佛它特意为诗人而流淌,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接着,“松阴有石更堪眠”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安逸,暗示诗人愿意在此地休憩,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仰高长对山灵在,习静将胜尘务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山的仰望和对尘世杂务的解脱。山灵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诗人通过仰视高山,似乎在与之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大孤小孤汇泽畔,南高北高潮海边”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大孤山与小孤山并立于水边,南高北潮则展现了海的辽阔与动态之美。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寓意着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后,“人间山水即风月,清兴到时那用钱”点明了诗人的核心观点:自然界的美好,无需金钱购买,只需心灵去感受。无论是山水还是风月,都是大自然慷慨的赠予,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体验,就能从中获得无尽的乐趣与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