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古
忧民
民谣
成都之山
表达欢庆情感
具体分析如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中基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公。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邑中百姓在各种生活压力下的煎熬,尤其是“二事”——小船的分配和义役的征召,成为了百姓心中的痛楚。“小船有限家家占”,形象地描绘了资源的稀缺与分配的不均,即便是小船这样的基本生活工具,也难以满足每家每户的需求。“役户难差处处无”,则揭示了义役征召的困难与普遍性,即使在各个地方,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劳力来承担这一义务,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分配的不合理。接着,“惭愧痴儿差解事,编排册子见成模”,表达了对那些能够理解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人的感激之情。他们通过编制册子,制定出了一套相对公平的方案,试图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最后,“从今溪运均输去,朱记还闻遍十都”,预示着改变即将来临。溪运的均输,意味着资源的分配将更加公平,而“朱记遍十都”的描述,则暗示了政府或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执行,这将惠及整个区域的百姓。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底层民众的苦难与抗争,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改善民生的深切期待。

猜您喜欢

过青阳齐丘旧隐(其二)
宋·周南
利尽渔民五季年,谁蠲丁口亩输钱。不将公量收家邑,漫把徵贤改应天。
嘉禾百咏(其十八)马塘泾
宋·张尧同
疑著风波恶,民谣亦畏人。筑塘成堰后,斩马祭河神。
老乞翁
明末清初·卢若腾
老翁号乞喧,手携幼稚孙;问渠来何许,哽咽不能言。久之拭泪诉,世居濒海村;义师与狂虏,抄掠每更番。一掠无衣谷,再掠无鸡豚;甚至焚室宇,岂但毁篱藩。时俘男女去,索赂赎惊魂;倍.....
中原民谣·燕京小
宋·周麟之
燕京小,钜防络野长蛇绕。展辟城池数倍宽,帝居占尽民居少。通天百寻殿十重,金爵觚棱在半空。万户千门歌舞窄,不知九市人声寂。时时日曀盲风来,杀气冥濛胡舞塞。旧来寝处穹庐中,今.....
山东上年被灾州县颇多虽屡加恩期灾民不致失所而清跸所历深用恻然因再降旨加恩普赈一月以示优恤
清·爱新觉罗·弘历
齐鲁民何辜,连年未逢稔。每念沟壑填,深宫那安枕。昨始入兖境,所见犹未甚。寸衷稍自慰,为之食甘腍。孰知数日来,触景堪愁朕。村落多萧条,老幼率憯懔。腹饥嗷鸿哀,衣薄状鹤凚。纵.....
裕州道中(其二)
清·边浴礼
堵阳古驿南,有村曰独树。瓦屋千余家,廛市亘分布。自遭贼火焚,今年已三度。垣墙俱赤立,瓦砾塞衢路。斩刈尽鸡豚,逃亡到童孺。居民鸠鹄形,羸老不堪诉。待抚目苦睊,余生沫聊呴。敢.....
山溪谣
宋·释善珍
山溪流㶁㶁,山田半砂砾。羸牛领破耕不息,午饥眼花在牛脊。我饥田舍无糟糠,但愿天常雨粟盈官仓。官租吏征有故常,官籴吏横如虎狼。君不见先年春旱牛遇疫,妻儿挽犁代牛力。又不见前.....
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
唐·张说
河朔人无岁,荆南义廪开。将兴汎舟役,必仗济川才。夜月临江浦,春云历楚台。调饥坐相望,绣服几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