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九
龙
庙
祈
雪
有
应
真
宰
调
神
化
,
幽
灵
应
不
言
。
朝
云
九
渊
闇
,
暮
霰
六
花
繁
。
朔
吹
萦
归
旆
,
宾
裾
载
后
轩
。
睢
园
有
客
赋
,
郢
曲
几
人
翻
。
槐
座
方
虚
位
,
锋
车
伫
改
辕
。
愿
移
盈
尺
瑞
,
为
雨
遍
群
元
。
写景
写雪
抒情
祈愿
赞美
地点
庙宇
节令
冬天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贺九龙庙祈雪有应》,表达了对九龙庙祈雪应验的欣喜与赞美。诗人以"真宰调神化"开篇,暗示上天的神力在调和自然,接着通过"朝云九渊闇,暮霰六花繁"描绘了早晨阴云密布、傍晚雪花纷飞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祈雪仪式后的壮观气象。"朔吹萦归旆,宾裾载后轩"进一步描绘了人们欢庆的场景,北风吹拂着归来者的旗帜,宾客们穿着华丽的服装,簇拥在车后,气氛热烈。诗人引用"睢园有客赋,郢曲几人翻",意指在这样的场合,文人墨客纷纷吟咏赞美,歌颂神迹。"槐座方虚位,锋车伫改辕"暗指庙宇中的空位等待着更多的信徒,而官员们的车辆也准备改变方向前往庆祝。最后,诗人表达出诚挚的愿望:"愿移盈尺瑞,为雨遍群元",希望这份祥瑞之气能普降天下,惠及众生。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祈雪应验为题材,既赞美了神灵的感应,又体现了人们对丰收、平安的期盼,充满了浓厚的民俗信仰色彩和人文关怀。
欧阳修
1170首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