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雪
抒情
祈愿
赞美
地点
庙宇
节令
冬天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贺九龙庙祈雪有应》,表达了对九龙庙祈雪应验的欣喜与赞美。诗人以"真宰调神化"开篇,暗示上天的神力在调和自然,接着通过"朝云九渊闇,暮霰六花繁"描绘了早晨阴云密布、傍晚雪花纷飞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祈雪仪式后的壮观气象。"朔吹萦归旆,宾裾载后轩"进一步描绘了人们欢庆的场景,北风吹拂着归来者的旗帜,宾客们穿着华丽的服装,簇拥在车后,气氛热烈。诗人引用"睢园有客赋,郢曲几人翻",意指在这样的场合,文人墨客纷纷吟咏赞美,歌颂神迹。"槐座方虚位,锋车伫改辕"暗指庙宇中的空位等待着更多的信徒,而官员们的车辆也准备改变方向前往庆祝。最后,诗人表达出诚挚的愿望:"愿移盈尺瑞,为雨遍群元",希望这份祥瑞之气能普降天下,惠及众生。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祈雪应验为题材,既赞美了神灵的感应,又体现了人们对丰收、平安的期盼,充满了浓厚的民俗信仰色彩和人文关怀。

欧阳修

1170首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