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
写景
山水
地点
归云庵
气象
风雨

赏析

这首宋朝诗人徐安国的《归云庵》以“归云”为主题,描绘了云彩变幻莫测的景象,富有哲理意味。首句“忽舒忽卷岂无期”,生动地展现了云彩随风而动,时而展开,时而卷缩,仿佛没有固定的时间规律,充满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次句“万状来呈变化姿”,进一步强调了云彩千变万化的形态,它们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姿态,展现出大自然的无穷创造力。后两句“峰帽石衣罗眼底,苍然暮色欲来时”,将视角转向地面,描绘了云彩在山峰、岩石上投下的影子,如同穿戴了帽子和石衣一般,形象地展示了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同时,随着暮色的降临,整个画面显得更加苍茫深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云彩的动态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徐安国

39首
徐州评词名演员。18岁随苏北大鼓艺人张绍聘学艺,后改说评词。民国初年,成为苏北书坛“八大将”之一。看家书目为《七侠五义》、《小五义》。他说书语言诙谐幽默,长于表演。《小五义》中的主人公徐良被他说演得活灵活现,听众誉他为“活徐良”。为人刚直不阿。台风正派,演出冬穿长袍,夏穿大褂,一丝不苟。晚年说书仍声若洪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