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肃
杀
秋
声
里
,
幽
怀
感
百
端
。
螀
啼
露
华
重
,
萤
度
月
波
寒
。
竹
外
疏
花
瘦
,
廊
腰
败
叶
乾
。
独
怜
三
径
菊
,
冷
节
末
阑
珊
。
秋天的词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王芬的《秋日》描绘了秋天肃杀的景象,引发诗人内心深处的诸多感触。首句“肃杀秋声里”以秋风的凛冽和落叶的凋零渲染出季节的凄凉,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接下来,“幽怀感百端”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绪,可能包含对岁月更迭的感慨,也可能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螀啼露华重,萤度月波寒”通过蝉鸣和萤火虫的活动,进一步刻画秋夜的寂静与清冷,露水凝重,月光如霜,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观察到“竹外疏花瘦”,寥寥几朵花在秋风中显得更加娇弱,而“廊腰败叶乾”则描绘了廊檐下落叶的枯黄与干瘪,象征着生命的衰败。最后两句“独怜三径菊,冷节末阑珊”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特别钟爱菊花,即使在这样的冷落时节,它依然保持着坚韧的节操,虽然凋零但未完全消散,展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品格。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载体,寓情于物,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坚韧品格的赞美。
猜您喜欢
庆清朝·木芙蓉
宋·李宏模
碧玉云深,彤绡雾薄,芳丛乱迷秋渚。重城傍水,中有吹箫俦侣。应是琼楼夜冷,月明谁伴乘鸾女。仙游处。翠帟障尘,红绮随步。别岸玉容伫倚,爱浅抹蜂黄,淡笼纨素。娇羞未语,脉脉悲烟.....
桂殿秋(其一)
唐·李白
仙女下,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惟月明。
蚤起
清·魏周琬
骨冷魂清梦寐稀,晓钟催彻自披衣。花垂重露迟人起,蛛失明河罢网归。点点孤烟生处直,苍苍群动定中微。山红涧碧思前路,几虑踌躇事又非。
暮秋偶游章门,晤同年棠孙徐明府,以《太行策马》、《金山赋诗》、《黄鹤惊涛》、《西湖泛月》、《山居四忆》图属题。适闻杨虚筠同年亦至,遂与棠孙同访于湖心亭。时蟾影方圆,微云欲淡,虚筠令寺僧携琴瀹茗,同泛东湖。夜分归寓,戏题图册并柬虚筠(其一)
清·刘绎
何必崎岖望太行,故山深处即康庄。人间如许风波恶,争似今宵共野航。
幽兰寄向文刚二绝句(其一)
宋·王庭圭
西风黄叶深林下,忽有新兰动地香。公子夜寒谁对语,应容幽客到书房。
舟中病感
明·李梦阳
寒望舟中远,乡心病后多。万山通越水,孤棹杂吴歌。霜巳丹枫甚,吾如白发何。倦游常药物,归思绕关河。
和叔虚所
明·欧阳建
丹崖赤壁石岩岩,明月梅花结此龛。诸葛庐中龙待雨,渊明门外柳堆岚。清溪炼法还堪伍,白酒传杯已过三。多少谢情吟不尽,松梢千丈耸山南。
次韵答诏安张尧咨拔萃
清·丘逢甲
冥冥学海郁何休,吹彻天南铁笛秋。万里江湖鹦鹉梦,五更风雨脊令愁。斜阳古木寻双庙,故国名山话九侯。何日与君携酒去,石斋遗迹吊荒陬?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