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情感
离别
送别
怀古
惜时
亲情
哲理性歌

赏析

这首诗《辞北堂颂二首(其一)》由唐代僧人良价所作,表达了对父母的深厚情感与对佛法的追求。诗中以“未了心源度数春”开篇,描绘出内心深处对人生、对佛法的不断探索与追求,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与希望。然而,“翻嗟浮世谩逡巡”一句转折,感叹于世俗生活的虚幻与短暂,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厌倦。接着,“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两句,对比了几人在佛门中寻求解脱与智慧,而自己却仍滞留于尘世之中,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红尘,但内心向往清净与解脱的心境。这种矛盾与挣扎,是许多寻求精神超越之人的共同体验。“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则展现了诗人对父母的深情厚意,他以书信的形式表达对家人的告别与祝福,希望在佛法的指引下,能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对亲情的珍视与感恩,体现了东方文化中重视家庭与孝道的传统美德。最后,“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两句,诗人劝慰家人不必为他的离去而过于悲伤,因为他已经融入了佛法的世界,如同当初未曾存在一般。这既是对生死的豁达态度,也是对佛法超脱生死束缚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也有对佛法的坚定信仰,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在追求精神超越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抉择。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送槃斋叶敬叔丈
宋·葛绍体
万里春风柳一堤,长条折与记分携。客行却入故乡去,禹洞龙丘认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