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位
君
臣
颂
(
其
五
)
兼
中
到
,
不
落
有
无
谁
敢
和
。
人
人
尽
欲
出
常
流
,
折
合
还
归
炭
里
坐
。
哲理
咏物
写鸟
赏析
这首诗《五位君臣颂(其五)》由唐代僧人良价所作,以禅宗思想为底蕴,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 这句诗开篇即点明了禅宗追求的境界——“兼中”,即超越了有与无的二元对立,达到了一种既非有也非无的中道状态。这种境界是难以被言语所完全表达的,因此“不落有无谁敢和”,意指这种境界难以与世俗的观念相融合,只有真正领悟并实践禅宗精髓的人才能理解。“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过程与最终目标。"人人尽欲出常流" 暗示了人们普遍渴望超越平凡的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提升。然而,“折合还归炭里坐” 则揭示了修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艰难困苦,甚至在看似退步或失败的状态下,通过内心的磨砺与反省,最终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这里的“炭里坐”可能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艰苦与考验,以及最终在心灵深处的宁静与觉醒。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修行的核心理念——超越世俗的束缚,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与实践,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雨(其一)
清·孙原湘
一声清脆玉钩鸣,手整鸾钗笑出迎。是甚好风吹得至,如何微雨滑能行。花阴匝地都成障,云气漫天未定晴。可奈流莺衔不得,红栏的的绽朱樱。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