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
月
·
余
将
出
都
,
陈
楚
卿
大
使
饯
余
于
禺
山
馆
。
出
所
画
山
水
册
嘱
题
,
此
越
国
纪
游
也
。
词
以
写
之
别
愁
愁
说
,
指
湖
山
曲
曲
,
荷
花
烟
水
。
曾
是
伽
陵
三
载
住
,
消
受
风
香
无
际
。
染
绿
苏
堤
,
渲
黄
妃
塔
,
试
画
苍
茫
意
。
南
屏
钟
冷
,
打
他
残
照
都
碎
。
飘
然
又
渡
泉
塘
,
桐
庐
梅
驿
,
客
梦
魂
消
未
。
艳
说
同
年
呼
小
妹
,
更
比
珠
娘
清
丽
。
船
载
江
山
,
词
填
湘
月
,
影
事
应
重
记
。
春
波
潋
滟
,
怜
余
酒
畔
行
矣
。
离别
送别
山水田园
怀古
写景
情感
思乡
赞颂
地名
城市
赏析
这首《湘月》词,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创作,描绘了诗人即将离都之际,陈楚卿大使在禺山馆为其饯行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过往越国纪游的回忆。词中开篇“别愁愁说”,点明了离别的愁绪,接着以“指湖山曲曲,荷花烟水”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荷花映水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曾是伽陵三载住,消受风香无际”两句,通过回忆过去在伽陵度过的三年时光,感受到无边的风香,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留恋。“染绿苏堤,渲黄妃塔,试画苍茫意”则进一步描绘了苏堤的绿意盎然和妃塔的金黄辉煌,尝试着用画笔捕捉这广阔天地间的意境。紧接着,“南屏钟冷,打他残照都碎”以南屏山的钟声和夕阳的破碎,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时间流逝的意味。“飘然又渡泉塘,桐庐梅驿,客梦魂消未”几句,描述了诗人再次踏上旅途,经过泉塘、桐庐梅驿时,心中不禁涌起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过往梦境的追忆。最后,“艳说同年呼小妹,更比珠娘清丽”通过赞美与自己同年的小妹,以及将她比作珠娘般清丽,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记忆的珍视。“船载江山,词填湘月,影事应重记”则将眼前的景象与心中的情感融合,用船只承载着江山美景,用词句填满湘月的夜晚,暗示着对这段旅程和经历的深刻记忆。最后,“春波潋滟,怜余酒畔行矣”以春水波光粼粼,诗人独自在酒边行走的画面结束,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离别时刻的深情告别。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