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
淘
沙
芳
草
遍
天
涯
,
几
引
流
霞
,
小
楼
宛
转
暮
云
遮
。
记
得
当
时
歌
舞
地
,
眷
柳
怜
花
。
归
路
一
鞭
斜
,
断
送
年
华
,
红
阑
几
曲
碧
窗
纱
。
酒
醒
更
残
灯
又
灺
,
梦
落
谁
家
。
写景抒情
怀古记梦
思乡之情
惜时
山水
赏析
这首《浪淘沙》是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人俞汝言所作。它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芳草遍天涯"开篇即展现出辽阔的视野和凄美的意境,芳草连天,暗示着游子的漂泊无依。"几引流霞"描绘了夕阳西下,流光溢彩的景象,与"小楼宛转暮云遮"形成对比,小楼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孤独和迷茫。"记得当时歌舞地,眷柳怜花"回忆起往昔繁华热闹的时光,对绿柳红花的眷恋,透露出词人对昔日欢乐的怀念和如今的失落。"归路一鞭斜"表达了词人归乡之路的孤寂,"断送年华"则感叹岁月无情,流逝的青春不再。"红阑几曲碧窗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红阑绕曲,碧窗透纱,暗示着词人心中的空虚与寂寞。"酒醒更残灯又灺"写词人在醉酒后醒来,面对的是深夜残灯,更增添了孤寂之感。最后以"梦落谁家"收尾,寓意着词人的梦境破碎,不知何处寻觅安慰,流露出深深的哀愁和迷茫。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词人由繁华到落寞的心境转变,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俞汝言
1首
诸生。孤贫力学,具经世才。早著名于复社。有族父富而无子,当立为嗣。族人争立,汝言即谢去。出游南北各地,归而闭户著述,有《春秋平义》、《渐川集》、《京房易图》、《先儒语要》等数十种
猜您喜欢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雨后登城上亭
宋·朱翌
何堪湿热坐支离,且就虚凉看剧棋。避雨唯应急走耳,登城愿丐少休之。江山政此成三绝,耳目醒然亦一奇。突兀小亭吾画箧,真形妙境恣君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