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宫怨
宫廷场景
抒发朝气情感

赏析

这首宫词描绘了宋朝皇帝赵佶在清晨时分接受百官朝拜的场景。"垂拱"一词形象地展现了皇帝坐享其成、治理国家的从容姿态。"凌晨百辟朝"则强调了朝拜的庄严与时间的精确。"鸣鞘风引彻璇霄"通过生动的音响和视觉效果,展现了仪式的宏大与神圣,"鸣鞘"指的是马鞭声,"风引"暗示了风的助力,"彻璇霄"则意味着声音直达天空,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接下来的"鸳鸾杂遝趋鳞砌"描绘了众多官员有序步入朝堂的情景,"鸳鸾"象征着官员们的尊贵身份,"杂遝"形容他们行动的迅速与秩序井然,"趋"字表现出他们的恭敬与急切,"鳞砌"则是指朝堂的台阶,整体画面呈现出一幅庄严肃穆、秩序井然的宫廷朝拜图。最后的"无限黄金重满腰"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官员们腰缠万贯的财富,暗示了权力与财富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财富分配不均。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威严,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某些深层次特征。

赵佶

443首
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后来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宋徽宗,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