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花间
寻香
湖上即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湖上即景,充满了宁静与诗意。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湖面上的种种景象和氛围。首句“小港闻歌入”,仿佛在静谧的湖边,传来一曲悠扬的歌声,引人入胜。这歌声如同一道轻柔的涟漪,缓缓扩散开来,带出下一句“萍开认去船”。湖面上的浮萍轻轻分开,显露出远处驶来的船只,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接着,“辨香寻袖气,移翠剩茶烟”两句,诗人以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描绘了湖边的香气与袅袅升起的茶烟,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的“辨香”与“寻袖气”相呼应,暗示着一种细致入微的感知力,而“移翠”与“剩茶烟”则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采药疑归月,吹箫或上天”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诗的意境。诗人想象着在月光下采集草药的场景,以及在夜空中吹奏箫声的情景,既浪漫又充满遐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花间齐盼望,空有水云连”两句,将视线拉回现实,描绘了一幅众人在花间共同期待、眺望远方的画面。然而,最终只能看到水云相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憧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湖上即事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黎遂球

592首
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姑苏杨柳枝词(其六)
明末清初·屈大均
露咽烟啼总不明,飞花如送复如迎。长条不忍轻攀折,为尔临风最有情。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十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仙灵多事甚,古寺使飞来。草没萧梁碣,花迷庶子台。峡长峰易合,岚重日难开。阮隃吹频裂,声含秋雨哀。
答大中丞陈公二首(其一)
明·卢龙云
结庐将傍白云隈,莫记尘游岁屡回。谁为阳城更下考,祗应彭泽赋归来。山中猿鹤休多怨,沙上凫鸥岂浪猜。三径久荒违二仲,清尊花下拟重开。
何计部粤桥召宴淮上
明·陈迁
十年京洛风尘客,此日津前独泛舟。淮海鱼龙春梦暖,楚天烟雨雁声愁。坐邀明月临仙署,醉把残英感素秋。倾盖不知归路暝,停云芳树独淹留。
春日张古余太守招同苏常二郡守登平山堂
清·黄定文
平山燕集追前辈,胜日登临五马齐。鸟破夕阳天远近,水分青草路东西。欲残楼阁犹金碧,过雨花枝半笑啼。问道婪春红芍药,几围金带出招提。
病中许存礼叶孟咨见访示桃岩诗因次韵
元·吴景奎
绝壁巉巉草木稀,晨霞烂烂照熹微。泥丸裹核人何在?药径迷花客未归。空翠倚天开锦树,乱红如雨落云衣。饥餐阿母千年食,还胜山中采蕨薇。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
宋·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