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西
节日
秋节
写景
抒情
写酒
怀乡
写菊
写风
写山
君山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九日风雨同昆山张水部诚之饮岳阳行台》描绘了重阳节风雨中与友人共饮的情景。首句“霜台对酌重阳酒”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寒霜笼罩的台上饮酒,庆祝重阳佳节,尽管天气不佳,但情感热烈。第二句“同在他乡似故乡”表达了异地相逢的亲切感,仿佛身处异乡也能找到家的温暖。接下来,“万里江湖楼阁迥”写出了岳阳楼阁在风雨中的遥远和孤独,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面对的广阔世界和人生沧桑。“百年家国鬓毛苍”则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两人的鬓发已显斑白,流露出对家国兴衰的深沉思考。“鸿飞岂为秋田下,菊绽从知旧径荒”借鸿雁南飞不为稻谷而降,寓意志向高远,即使道路荒凉,也坚守初衷。最后两句“雾雨君山登未得,西风休为孟嘉狂”以未能登临君山的遗憾收尾,同时借孟嘉登高被风吹帽的故事,告诫自己不要因风雨而轻率行事,显得含蓄而富有哲理。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通过重阳节的饮酒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风雨、感叹世事变迁的深厚友情和人生感慨。

猜您喜欢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霜天晓角(其三)九日苏堤
宋·高观国
霜清水碧。冷浸红云湿。休说季伦锦帐,山南岸、更花密。露滴。空翠幂。两峰开霁色。不为浓妆一醉,西风帽、为谁侧。
次韵子椿五首(其二)
宋·李之仪
昨夜中秋好月,今朝类试终场。遥想客窗对酒,未知野饭同堂。
游乾明分韵得山字
宋·陈造
一从隽轨得追攀,日日江皋倒载还。贪向诸公论友义,未容老子忆家山。酒边鲸吸仍畴昔,笔底羊肠出险艰。莫便樽前话分袂,此心不与石俱顽。
寨上过重九
明·叶子奇
客子光阴似水流,西风吹老菊花秋。今年不用登高去,人在青山最上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其三)
唐·张说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满江红(其一)丙午重阳前二日雨霁,泗泾倚阑望九山
元末明初·邵亨贞
云琐吴山,重阳近、满城风雨。层楼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伫。采菊有谁忘世虑,催租底事妨诗句。纵乌巾、潦倒不禁秋,犹能赋。村隐隐,牛羊路。烟冉冉,蒹葭渡。是几番兴废,几番今古。.....
忆江南·重九日泊舟虎林,水窗无俚戏,与梦西追忆旧游,漫赋十解(其四)
清·周星誉
重九节,记得住蟠门。红桕晚风深巷笛,黄花细雨矮窗灯。小院对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