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别
刘
元
瑞
还
寄
苕
溪
四
首
(
其
三
)
不
筑
江
东
宅
,
仍
寻
苕
上
庐
。
乾
坤
俱
传
舍
,
丘
壑
且
樵
渔
。
托
迹
庞
公
隐
,
陶
情
逸
少
书
。
终
泥
紫
金
鼎
,
安
坐
讲
玄
虚
。
写景
山水
离别
送别
托物言志
情感
亲情友情
怀古抒情
咏史抒情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赠别刘元瑞还寄苕溪四首(其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元瑞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其选择的赞赏。首句“不筑江东宅”表明友人放弃了世俗的居所,选择了在苕溪边居住,这与“仍寻苕上庐”相呼应。接下来,“乾坤俱传舍”暗示友人将天地间的一切纷扰抛诸脑后,过上了超脱的生活。“丘壑且樵渔”描绘了友人在山林中打柴捕鱼的闲适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托迹庞公隐”借庞德公的典故,赞美友人像古代隐士那样淡泊名利,追求隐逸之志。“陶情逸少书”则以王羲之的书法自比,表达友人通过读书陶冶性情,享受内心的宁静。最后两句“终泥紫金鼎,安坐讲玄虚”暗含友人可能还会深入研习道家的高深学问,如同紫金鼎象征的道教修炼,他将静心探讨宇宙奥秘。整首诗通过描绘友人的隐居生活,传达出对清静无为、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和对友人生活方式的肯定。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