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秋节怀古
母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织妇在夜晚劳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织妇对家人的思念与关怀。首句“双星照短牖,孤月悬高枝”以星空与孤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双星与孤月的对比,不仅勾勒出夜色的深沉,也暗示了织妇独自一人劳作的场景。短牖(窗户)与高枝的细节,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织妇所处环境的狭小与高远。接下来的“仰睇星月明,对此令人悲”,直接表达了织妇面对明亮的星月时内心的感慨。星月的明亮与织妇的悲情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仅是自然景象与情感的对比,更是织妇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映射。她或许在思考远方的家人,或是对未来生活的忧虑,这种悲情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是对生活艰辛的深刻体悟。“手持并州刀,为君裁寒衣”一句,将织妇的动作具体化,通过“并州刀”这一古代名刀的提及,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文化气息,也强调了织妇工作的专业与辛劳。她为远方的亲人裁制衣物,这份深情厚意,既是对外在物质世界的追求,也是对内在情感世界的寄托。最后,“不忍密密缝,此心君应知”表达了织妇在缝制衣物时的细腻与深情。她不愿过于匆忙或粗心地完成工作,而是希望每一针一线都蕴含着对亲人的关爱与思念。这句话不仅体现了织妇的手艺之精,更展现了她内心深处对家人的深切关怀与牵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织妇的日常劳作,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角色与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