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许
知
县
织
妇
吟
二
首
(
其
二
)
双
星
照
短
牖
,
孤
月
悬
高
枝
。
仰
睇
星
月
明
,
对
此
令
人
悲
。
手
持
并
州
刀
,
为
君
裁
寒
衣
。
不
忍
密
密
缝
,
此
心
君
应
知
。
写景抒情
秋节怀古
母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织妇在夜晚劳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织妇对家人的思念与关怀。首句“双星照短牖,孤月悬高枝”以星空与孤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双星与孤月的对比,不仅勾勒出夜色的深沉,也暗示了织妇独自一人劳作的场景。短牖(窗户)与高枝的细节,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织妇所处环境的狭小与高远。接下来的“仰睇星月明,对此令人悲”,直接表达了织妇面对明亮的星月时内心的感慨。星月的明亮与织妇的悲情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仅是自然景象与情感的对比,更是织妇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映射。她或许在思考远方的家人,或是对未来生活的忧虑,这种悲情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是对生活艰辛的深刻体悟。“手持并州刀,为君裁寒衣”一句,将织妇的动作具体化,通过“并州刀”这一古代名刀的提及,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文化气息,也强调了织妇工作的专业与辛劳。她为远方的亲人裁制衣物,这份深情厚意,既是对外在物质世界的追求,也是对内在情感世界的寄托。最后,“不忍密密缝,此心君应知”表达了织妇在缝制衣物时的细腻与深情。她不愿过于匆忙或粗心地完成工作,而是希望每一针一线都蕴含着对亲人的关爱与思念。这句话不仅体现了织妇的手艺之精,更展现了她内心深处对家人的深切关怀与牵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织妇的日常劳作,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角色与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观蜀鹃啼剧有感(其二)
明末清初·吴伟业
江关萧瑟片帆留,策马俄成万里游。失计未能全爱子,端居何用觅封侯。云山已断中宵梦,弦管犹开旧日楼。二月东风吹水调,鹡鸰原上使人愁。
五月八日书事
明·顾清
紫殿朝回白玉堂,常时鹓鹭俨成行。愁来隐几西窗下,欲起孙通拜奉堂。
叶充斋
宋·许棐
歙浦租船只载诗,一廉如此似君稀。双亲犹道行装重,多带罗纹一砚归。
全太后为尼
宋末元初·汪元量
南国旧王母,西方新世尊。头颅归妙相,富贵悟空门。传法优婆域,诵经孤独园。夜阑清磬罢,趺坐雪花繁。
邓远游以浦阳改剧槜李孟秋有事棘垣不佞邂逅湖上二律志喜(其一)
明·胡应麟
黄金台下赋河梁,两见栽花越峤傍。舄化双凫离瀫水,琴携一鹤度钱塘。雄谈自许千秋合,痛饮那能十日忘。莫诧重垣霜色里,缤纷桃李候门墙。
留宋五采亭不住
清·傅于天
搜出银牌字几行,为儿祷祝注生娘。留君午饭匆匆去,那有閒心话草堂。
论文(其九)
清·黄人
制锦还宜子细看,美人臂好莫登盘。黄钟大吕声原正,移奏房中惨不欢。
母师圣醉中落水用郭进之韵
金末元初·李俊民
无人桥上醉婆娑,脚力危时可柰何。贺监未应真落井,屈平到底也随波。浮云世事黄粮梦,斜日秋风薤露歌。点检交情能有几,柴门今后雀堪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