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落日
借景
夏景
望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借湖亭东侧的孺子亭所见到的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片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首句“借湖亭东孺子亭”,点明地点,借湖亭与孺子亭相邻,位置独特,为后文描写提供了背景。接着,“望中一点递微明”描绘了远处的微光,仿佛是天边最后一抹余晖,或是远方的灯火,给人以温暖而又稍显孤独的感觉。“荃汀兰渚不可见”一句,转而写到近处的景致。荃汀和兰渚原本是充满生机与香气的地方,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变得模糊不清,似乎被烟波所遮蔽,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与活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美好与眼前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感慨。最后,“惟有落日烟波生”收束全诗,点明主题。在夕阳的映照下,烟波浩渺,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宁静之美。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借湖亭东孺子亭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哀愁,以及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猜您喜欢

夏景·涉江采芙蓉
宋末元初·刘辰翁
梦破芙蓉雨,蛾眉琐绿窗。悠悠思远道,采采涉长江。北渚浮湘水,西兴渡越邦。波穿红锦乱,影转画桡双。花路迷相问,菱歌远失腔。扣舷惊水鸟,晼晚笑吴憃。
舟入横槎水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渔舟不觉远,深入一溪霞。烟火烧红雨,牛羊饭落花。水声分乱石,山影散晴沙。莺唤人酤酒,垂杨第几家。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唐·张说
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水连伊阙近,树接夏阳深。柳蔓怜垂拂,藤梢爱上寻。讶君轩盖侣,非复俗人心。
九日渡淮喜东南顺风(其二)
元·萨都剌
东南风送渡淮船,过雁声寒水接天。落日红霞收未尽,澹云微月出东边。
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十二首(其八)
宋·陆游
七月湖中风露新,临流闲照白纶巾。荷花折尽浑闲事,老却莼丝最恼人。
菩萨蛮(其七)石溪鸥伴
清·李佩金
荻花冷淡清溪畔。一痕晴雪苍烟晚。浅石枕中流。盟鸥矶水头。菱歌何处起。知在芦丛里。波涽半江蓝。纤云弄远天。
与齐贞吉家德公伯含卧衡饮祖家园水亭以心远地自偏为韵
清·李澄中
京洛多缁尘,一水忽无地。云构俯澄澜,助我濠濮意。微风散沦漪,修鳞跃荷芰。安得木兰舟,陶然成独醉。倚槛望西山,夕阳落空翠。
书无闷寮(其三)
宋·艾性夫
喧啾百鬼瞰高明,寂历朱门野草生。斗大山中茅屋好,日长攲枕听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