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和
仲
兄
碧
鲜
轩
竹
轩
居
士
全
天
真
,
胸
中
不
著
纤
毫
尘
。
泠
然
孤
照
更
洞
彻
,
炯
如
月
白
垂
秋
旻
。
纷
纷
俗
物
不
到
眼
,
但
延
修
竹
为
佳
宾
。
一
谈
不
交
意
且
喻
,
真
契
岂
复
烦
云
云
。
清
风
高
节
自
相
许
,
爽
气
晓
接
西
山
云
。
一
般
奇
绝
静
中
觉
,
细
香
风
过
时
时
闻
。
端
能
令
人
看
不
足
,
乘
兴
数
来
还
更
新
。
欲
扫
寒
梢
挂
高
壁
,
不
惜
画
材
无
此
人
。
嫦
娥
却
解
窥
窗
户
,
时
与
此
君
传
喜
神
。
写景
咏物
赞美
山水
情感
友情
秋节
传赞
赞美山水
秋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竹轩居士的高洁形象与他所居住的碧鲜轩环境的清幽雅致。诗中以“竹轩居士全天真,胸中不著纤毫尘”开篇,直接点明了居士的纯净本性,胸无杂念,如同竹子般高洁。接着,“泠然孤照更洞彻,炯如月白垂秋旻”两句,通过光影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居士内心的清明与超脱。“纷纷俗物不到眼,但延修竹为佳宾”则展现了居士对世俗的淡泊,将修竹视为知己,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与追求。接下来,“一谈不交意且喻,真契岂复烦云云”表明了居士与人交往的真诚与深意,无需过多言语,心灵的契合便已足够。“清风高节自相许,爽气晓接西山云”描绘了居士生活环境的清风徐来,高洁如山云,进一步强化了其人格的高尚与环境的清雅。最后,“一般奇绝静中觉,细香风过时时闻”则通过细腻的嗅觉体验,表现了居士在静谧中感受到的非凡之美,以及这种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涌现。整首诗通过对竹轩居士及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的人格魅力与清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美好品质的赞美与向往。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