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
卷
盈
箱
积
案
欲
何
如
,
误
尽
苍
生
半
属
渠
。
陆
贽
外
谁
无
负
学
,
皋
陶
前
是
读
何
书
。
凿
开
素
朴
惟
三
画
,
斲
碎
真
淳
遂
五
车
。
安
得
六
经
行
世
外
,
民
风
尽
返
结
绳
初
。
读书
哲理
怀古
抒情
惜时
民风
赏析
这首诗《掩卷》由宋代诗人毛珝所作,通过深邃的思考与批判,展现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首联“盈箱积案欲何如,误尽苍生半属渠。”以“盈箱积案”描绘出堆积如山的书籍和案牍,暗示了知识与政务的繁重,同时也暗含了对这些知识与政务是否真正有益于民众的疑问,指出它们可能误导了国家的治理,损害了百姓的利益。颔联“陆贽外谁无负学,皋陶前是读何书。”通过对比陆贽(唐代名臣,以清正廉洁著称)和其他官员,表达了对知识运用的反思。陆贽以其学识和道德操守为世人称颂,而其他官员在知识与道德上的表现则令人质疑,暗示了知识与道德的缺失可能导致官员的失职。颈联“凿开素朴惟三画,斲碎真淳遂五车。”进一步探讨了知识与真理的关系。三画代表原始的朴素真理,五车则象征复杂繁琐的知识。这一联表达了对过分追求知识而忽视本质真理的批评,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回归简单与纯粹。尾联“安得六经行世外,民风尽返结绳初。”提出了理想的社会状态——如果能够将儒家经典(六经)的教义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那么民众的风气将会回到最原始、最朴实的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恢复社会道德风尚、回归自然本真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知识、道德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忧虑。
毛珝
83首
有诗名于端平年间,著有《吾竹小稿》一卷,李龚为之作序,比之为唐诗人沈千运,约略可知其人生平风貌。事见宋·李龚《吾竹小稿序》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