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吴
御
史
汴
渠
郑
国
欲
弊
秦
,
渠
成
秦
富
彊
。
本
始
意
已
陋
,
末
流
功
更
长
。
维
汴
亦
如
此
,
浚
源
在
淫
荒
。
归
作
万
世
利
,
谁
能
弛
其
防
。
夷
门
筑
天
都
,
横
带
国
之
阳
。
漕
引
天
下
半
,
岂
云
独
荆
扬
。
货
入
空
外
府
,
租
输
陈
太
仓
。
东
南
一
百
年
,
寡
老
无
残
粻
。
自
宜
富
京
师
,
乃
亦
窘
盖
藏
。
征
求
过
夙
昔
,
机
巧
到
莛
芒
。
御
史
闵
其
然
,
志
欲
穷
舟
航
。
此
言
信
有
激
,
此
水
存
何
伤
。
救
世
讵
无
术
,
习
传
自
先
王
。
念
非
老
经
纶
,
岂
易
识
其
方
。
我
懒
不
足
数
,
君
材
仍
自
强
。
他
日
听
施
设
,
无
乃
弃
篇
章
。
怀古
抒情
哲理
写水
写物议
写政事
赞美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国家治水工程的关心和思考。诗中通过描述郑国与秦国的历史变迁,以及汴河的兴衰变化,反映出作者对于国家治理与水利工程的深刻认识。首句“郑国欲弊秦,渠成秦富彊”表明了郑国曾希望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削弱秦国,但结果却是秦国因之而更加富强。这两句点出了水利工程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性。接着,“本始意已陋,末流功更长”说明了最初的美好愿景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平庸,但其成就却能历久弥新。这里的“本始”和“末流”分别指代水利工程的开端和后续影响,表达了一种历史发展的哲理。“维汴亦如此,浚源在淫荒”进一步强调了汴河(即黄河)同样经历了这样的变迁,其源头位于遥远而且艰险的地方。这里通过对汴河的描述,凸显出治理水患的艰难和必要。“归作万世利,谁能弛其防”表达了作者希望这些水利工程能够造福后人,但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谁能够放松对这些工程的维护?下文“夷门筑天都,横带国之阳。漕引天下半,岂云独荆扬”描绘了水利工程壮观的景象和其重要性,其中“夷门”、“横带”等都是形容水道的宏伟,而“岂云独荆扬”则是在反问谁能说这种成就只是某一地区的荣耀。接下来,“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东南一百年,寡老无残粮”描述了通过水利工程带来的经济繁荣和粮食储备情况。这里的“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表明了物资丰富到可以填满仓库,而“东南一百年”则是指这种繁荣状态能够持续很长时间。“自宜富京师,乃亦窘盖藏。征求过夙昔,机巧到莛芒”进一步说明了作者对于国家经济和粮食储备的重视,以及对技术创新和物资积累的期望。紧接着,“御史闵其然,志欲穷舟航。此言信有激,此水存何伤”表达了御史(即监察官员)对于治理水患的关注,以及作者本人的决心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并非空谈。最后,“救世讵无术,习传自先王。念非老经纶,岂易识其方。我懒不足数,君材仍自强。他日听施设,无乃弃篇章”表达了作者对于治理国家和解决水患问题的迫切心情,以及对历史经验的尊重和学习态度。这里,“救世讵无术”反映了作者对于救济民众的急切感,通过“习传自先王”表明了他对于前人智慧的继承。而“我懒不足数”则是说自己虽然不擅长诗文,但仍然会倾听他人的建议和安排,不会轻易放弃这方面的努力。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水利工程的重视,也反映出其深厚的政治理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王安石
1765首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