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廪
先
王
有
经
制
,
颁
赍
上
所
行
。
后
世
不
复
古
,
贫
穷
主
兼
并
。
非
民
独
如
此
,
为
国
赖
以
成
。
筑
台
尊
寡
妇
,
入
粟
至
公
卿
。
我
尝
不
忍
此
,
愿
见
井
地
平
。
大
意
苦
未
就
,
小
官
苟
营
营
。
三
年
佐
荒
州
,
市
有
弃
饿
婴
。
驾
言
发
富
藏
,
云
以
救
鳏
茕
。
崎
岖
山
谷
间
,
百
室
无
一
盈
。
乡
豪
已
云
然
,
罢
弱
安
可
生
。
兹
地
昔
丰
实
,
土
沃
人
良
耕
。
他
州
或
呰
窳
,
贫
富
不
难
评
。
豳
诗
出
周
公
,
根
本
讵
宜
轻
。
愿
书
七
月
篇
,
一
寤
上
聪
明
。
怀古
忧民
荒年
抒发愿景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发廪》。全诗通过对比古今差异,抒发了作者对于社会贫富不均、官僚贪腐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批判。诗中“先王有经制,颁赍上所行”表明作者对古代圣王能够制定合理法度并得到执行的理想化描述。而“后世不复古,贫穷主兼并”则指出了后世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强者兼并弱者的现实。接着,“筑台尊寡妇,入粟至公卿”描绘了一种对待寡妇和公正官员的理想状态,而“我尝不忍此,愿见井地平”则表达了作者希望看到社会公平、土地平均分配的愿望。“大意苦未就,小官苟营营”表现了作者对于改革难度的感慨和小官吏的贪婪无为。随后,“三年佐荒州,市有弃饿婴”、“驾言发富藏,云以救鳏茕”则是对自己在地方任职三年期间所见到的贫困现状和希望通过改革来拯救民众的表达。“崎岖山谷间,百室无一盈”形象地描绘了荒凉萧条的自然景观与贫瘠的人家,而“乡豪已云然,罢弱安可生”则批判了地方豪强对民众的剥削和压迫。最后,“兹地昔丰实,土沃人良耕”回忆了过去这块土地的肥沃与人们勤劳耕作的情景,而“他州或呰窳,贫富不难评”则是对比其他地方贫富差异易于辨识的现状。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改革的迫切愿望,以及希望通过文治来达到国家和民众的福祉。这首诗反映了宋代初年社会矛盾和作者的政治理想。
王安石
1765首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题玉川月蚀诗后
宋·赵孟坚
哆口支牙月蚀诗,遗编读著凛风规。如何晚节从污合,竟与奸臣血作泥。
即事四首(其四)
宋·陆游
放翁老去未忘情,镜里森然白发生。一片常愁见花落,三声最怕听猿鸣。年年双只路傍堠,夜夜短长城上更。晚悟一条差似可,孤舟渔火看潮平。
江夏八咏(其五)奇章亭
宋·贺铸
亭揭奇章榜,斯民孰去思。多惭羊叔子,涕泗岘山碑。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二)
宋·左纬
遥闻乌合辈,数十破钱塘。故是升平久,胡为守备亡。天诛初不暴,贼势尚云张。作过古来有,未宜忧我皇。
读邯郸野老卫河谣小述三首(其二)
明·孙承恩
老人诗句不支吾,为泣民穷泪眼枯。何当录上献天子,便是当年郑侠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