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
幸
桂
轮
香
满
。
送
寒
色
、
轻
风
剪
剪
。
又
还
是
、
幽
窗
人
静
,
梅
影
参
差
初
转
。
念
少
年
孤
负
芳
音
,
多
时
不
见
文
君
面
。
漫
快
泻
琼
舟
,
浓
熏
宝
鸭
,
终
是
心
情
差
懒
。
谩
就
枕
,
浑
无
寐
,
□
听
彻
、
天
边
飞
雁
。
闲
愁
消
万
缕
,
如
何
消
遣
。
绣
衾
□
忆
鸳
鸯
暖
。
细
思
量
、
遍
倚
屏
山
,
挑
尽
琴
心
,
谁
识
相
思
怨
。
休
文
瘦
损
,
陡
觉
频
移
带
眼
。
写景抒情
爱情思乡
思念怀旧
女性形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静寂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句“桂轮香满”设置了一个充满桂花芬芳的场景,接着“送寒色、轻风剪剪”则透露出一丝冷清之气,但这并未驱散桂花的馥郁。“又还是、幽窗人静,梅影参差初转”,这里的“幽窗人静”营造出一种寂寞与孤独的氛围,而“梅影参差初转”则是对这一寂静之境的点缀,梅花在轻风中摇曳,显得格外清丽脱俗。诗人的情感世界随后展开,“念少年孤负芳音,多时不见文君面”,这里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于失去的深切怀念。"文君"在古代文学中常指班婕妞,她以才华横溢著称,因此此处"文君"可能是对某个才情并茂之人的昵称,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这位心上人的思念。“漫快泻琼舟,浓熏宝鸭,终是心情差懒”,这一段描写了诗人在宴饮中的场景,但即便是在欢乐的氛围中,他的心情依旧平淡无奇,透露出一种内心的寂寞与不满。接着,“谩就枕,浑无寐,□听彻、天边飞雁”,诗人躺在床上,但思绪万千,难以入眠。"□"处可能是指窗户之类的地方,从那里传来了远方的雁鸣声,这又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闲愁消万缕,如何消遣”,这是对前文所述情感的总结与发问,面对这些无尽的忧思,该如何排解呢?“绣衾□忆鸳鸯暖”,这里绣衾代表了温暖和爱意,“□”处可能是指梦境或回忆之中,而"鸳鸯"则常用来比喻夫妻之情,诗人在这温暖的记忆中寻找慰藉。“细思量、遍倚屏山,挑尽琴心,谁识相思怨”,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深沉回味,他倚靠着屏风,反复琢磨着内心的忧愁,就像挑选琴弦上的音符一样细致。"谁识相思怨"则是对他人是否能理解自己这份深情的疑问。最后,“休文瘦损,陡觉频移带眼”,诗人的身体也受到了内心忧虑的影响,变得消瘦,而“陡觉频移带眼”则表现出一种视线模糊、精神恍惚之感,这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心绪万千所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精细描摹,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猜您喜欢
蒹葭
先秦·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
拟古诗十九首(其二)
明末清初·王夫之
东园桃李花,南国蛾眉女。灼灼相矜悦,遥遥动心语。清歌不再发,舞袖无双举。昔为弦上思,今为梦中聚。芳菲非我春,为欢复何许。
再次韵赵帅见寄三首(其二)
宋·陈造
前欢已悔东隅失,后约如前敢再违。连夜扬州昔年梦,小梅清瘦杏花肥。
望江南(其三)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双红豆,粒粒是情根。塞北燕支多少泪,江南烟水几何春。付与弄珠人。
南海口号六首(其三)
元·吕诚
谁家女儿高髻妆,行春踏花屐齿香。留客不将茶当酒,铜盘蒌叶进槟榔。
马伯庸拟李商隐无题次韵四首(其三)
元·袁桷
相期来似石城潮,日望晴虹结彩桥。却月眉愁歌渐远,凌波步近意非遥。抽琴有恨回清角,叠袖无尘转《绿腰》。弄玉最怜随凤去,秋来谁与伴吹箫?
夜闻歌者
唐·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
鹧鸪天
金末元初·元好问
著意寻春苦未迟。无情风雨妒芳期。青楼天远无书到,绣被寒多只梦知。云澹泞,月低迷。洛阳山色见愁眉。何时重解香罗带,细看春风玉一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