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山水
离别
抒情
赞颂
秋节
闽地风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川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名关的向往之情,以及旅途中所见所感。开篇“天晴遥见七闽关”,即点明了主题,七闽关在云雾缭绕中显得壮丽而又难以攀登。紧接着,“万仞丹梯莫可攀”强调了山势的险峻与天然的屏障。“鸟度不离青嶂里,客行多在白云间。”这里通过对比鸟儿自由穿梭于青石嶂间和旅人徘徊于白云之间,展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向往与赞美。“玉门辽邈诚虚设,蜀道崎岖只等闲。”玉门通常指代边塞之地,这里借用来表达边疆壮阔的景象。蜀道,即古蜀国之路,以其曲折险峻著称。诗人通过“只等闲”表达了对这条道路的期待与等待。最后两句,“扰扰路傍名利子,轩车南去几人还。”“扰扰”形容马匹行走之声,以此衬托道旁繁盛的草木,即使是有利可图的地方,也显得宁静而不被打扰。轩车指的是古代官员乘坐的车辆,诗人询问着南去的旅途中,又有几人会回返,表达了对旅途生活的一种留恋和对归途的无限眷恋。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见闻,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王迈

492首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