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婿
爱情
城市

译文

不喜欢秦淮河的水,更厌恶江上的船只。
承载着儿子和丈夫离去,一年又一年地度过。

赏析

这四句诗是唐代女诗人刘采春的《啰唝曲六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亲人离别之痛和对时光流逝之感慨。"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秦淮河水和行驶其上的船只产生了厌恶的情绪,这种情感源于亲人的离去。秦淮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与离别之情相连,刘采春借此象征性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舍。"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这两句则具体描绘了离别的情景和时间的流逝。诗人提到亲人带着孩子(载儿)以及丈夫或其他家庭成员(夫婿)一起离开,这种场景让时光变得尤为漫长,岁月匆匆,而情感上的疼痛却久久不能消散。整首诗通过对水和船的不喜,以及亲人带着孩子离去的情境,传达了一种深切的哀愁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这种表达方式简洁而富有情感,体现了古代女性对于家庭、亲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敏锐感受。

刘采春

6首
刘采春,女,淮甸即今江苏省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即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淮甸(今江苏省淮安、,一作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可见她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

猜您喜欢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鹧鸪天(其十一)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宋·辛弃疾
占断雕栏只一株。春风费尽几工夫。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娇欲语,巧相扶。不妨老干自扶疏。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
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
南北朝·萧纲
美人称绝世,丽色譬花丛。经居李城北,住在宋家东。教歌公主第,学舞汉成宫。多游淇水上,好在凤楼中。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衫轻见跳脱,珠概杂青虫。垂丝绕帷幔,落日度房栊。妆.....
夜行船
宋·高观国
剪水天风吹醉醒。高楼外、冻云愁凝。袖口香寒,歌喉春暖,不管雁边寒紧。琼屑瑶花飞碎影。应须待、玉田千顷。小约梅英,教吟柳絮,春在绣红鸳锦。
梦扬州·客广陵用少游韵
明末清初·尤侗
晚潮收。叹隋宫、花月都休。寒雨芜城,绿杨三月如秋。市门十里黄埃满,但往来、车马星稠。红桥畔,青楼底,谁人勾当春愁。追想樊川狎游。报书记平安,廿四桥头。笑我多情,鬓丝禅榻空.....
翠楼吟·席上赠伎时伎三日后即落乐籍
清·陈维崧
银甲挨筝,珠绦络鼓,清歌屈柘如缕。人到离筵里,尽眉黛、愁将碧聚。纵横玉箸。似绿柳萦烟,红兰著露。欹雁柱。一场春梦,没些情绪。他日纵过侯门,只光延坊畔,樱桃一树。奈铜舆催上.....
吴中
元末明初·周棐
两岸春云暗柳条,满篷风雨过枫桥。空怜越绝溪山好,且听《吴趋》巷陌遥。官舍晚凉飞燕子,水乡人静卖鱼苗。谁家白晰佳公子,剩把黄金买阿娇。
拟古诗十八首(其三)
明·何景明
名都有高楼,上入青云端。脩城延曲隅,阿阁交重栏。佳人理清曲,当户横朱弦。扬音綵霞里,令颜谁不观。宾客会四座,丝竹哀且繁。日中车马至,薄暮皆言还。听曲各言好,知音良独难。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