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宿
写景
地点
山水
四季
秋日
芳草
动物
幽禽
情感
倚栏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居画面。"缥渺沉虚碧",开篇便以轻盈飘忽的云气和清澈池水的倒影,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清池见宿云",进一步强调了夜晚云彩映照在池中的景象,显得宁静而神秘。"松声临石断",通过松涛声的断续,暗示山间的静寂和孤寂,同时也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山影与泉分",写山的轮廓与泉水相映,动静结合,展现出空间的层次感。"芳草经年梦",诗人借芳草寓言,表达对过往岁月和梦想的怀想,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幽禽隔径闻",远处传来鸟鸣,更添山居的僻静与野趣。最后两句"倚栏吟未尽,红日又将曛",诗人倚栏吟咏,时光流转,夕阳西下,寓示着一天的结束,也暗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房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富有禅意和生活哲理。

猜您喜欢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绝句
明·谢承举
步出吴门入古林,松涛竹籁互酬唫。稚圭不用仍移檄,猿鹤应知近日心。
高宗梓宫发引三首(其一)导引
宋·洪迈
寒日短,草露朝晞。仙鹤下,梦云归。大椿亭畔苍苍柳,怅无由、挽住天衣。昭阳深,暝鸦飞。愁带箭、恋恩栖。笳箫三叠奏,都人悲泪袂成帷。
鹦鹉曲·溪山小景
元·冯子振
长绳短系虚名住。倾浊酒劝邻父。草亭前矮树当门,画出轻烟疏雨。看燕南陌上红尘,马耳北风吹去。一年年月夜花朝,自占取溪山好处。
重阳后再游摄山接鹤峰前三日夜游摄山诗依韵和答(其二)
清·尹继善
极目鸿飞处,凌空塔影高。山明如冠玉,崖叠似奔涛。茗碗垆香伴,诗囊酒榼挑。胜游知几度,莫厌马蹄劳。
白鹭亭和人韵
宋·马之纯
一见斯亭喜可知,风来拂拂更清微。青山坐处天开画,白鹭飞时雪满矶。何必搜奇效康乐,正应得句似玄晖。最怜别浦潮生后,须有征帆万点归。
长安里中闻猿
唐·吴融
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无因永夜闻清啸,禁路人归月自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