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山水
地点
抒情
秋节
石洞
秋日
佛家事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于鼓子峰道院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道教氛围与自然之美。首联“芒鞋历遍翠微巅,脩竹阴中别有天”,以“芒鞋”点明行旅之艰辛,而“翠微巅”则暗示了山峰的高峻与景色的秀丽。穿过茂密的竹林,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这里别有一番天地。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清幽与神秘。颔联“洞隐黄冠皆净侣,岩封白骨尽飞仙”,进一步渲染了道院的超凡脱俗。道士们隐居在洞穴之中,与世无争,是清净的伴侣;岩石之上,似乎连白骨都化作了飞升的仙人,充满了神话色彩和超脱世俗的意味。颈联“石当隙处精庐搆,路到穷时栈道悬”,描述了道院的建筑布局与环境。在石头缝隙间建造的精舍,既体现了建筑的巧妙与自然的融合,也暗示了修行者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当道路尽头出现悬空栈道时,更是增添了道院的神秘与险峻。尾联“夜静焚香同礼拜,步虚声散一炉烟”,描绘了夜晚道院的宁静与庄严。在静谧的夜晚,众人一同焚香礼拜,空气中弥漫着香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步虚声(道士诵经的声音)在空气中飘散,更添了几分神秘与神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鼓子峰道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道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以及修行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