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访
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怀古抒情
友情
赞美景色
写别墅
城市风光
春日游赏
对友人的思念

赏析

这首明代杨慎的诗《温民怀宫谕许于浣别墅相招恐失佳约作此戏简》描绘了春天来访友人别墅的情景。首句“春来无伴访烟霞”表达了诗人独自寻访美景的寂寥,随后“忽忆仙人在浣花”引入了对仙人般的友人的怀念,暗示了友情的珍贵。“棋局几时随涧竹,钓船何处倚江沙”通过想象友人悠闲的生活方式,展现出其隐逸的风姿,以及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兴怜隐浪金壶仄,醉想临风玉树斜”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别墅环境的描绘,以“金壶”和“玉树”寓指清雅的居所和美好的景色。最后两句“旧日草堂君地主,还须折简到山家”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相聚的回忆,以及对再次造访的期待,以“折简”一词暗示书信邀请的亲切与随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自然与友情的深深眷恋。

杨慎

1519首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猜您喜欢

忆郑二宣时往交州
明·林鸿
旅棹若乘空,春游近日东。遥怜沧海客,共是白头翁。雨霁鱼吹浪,天遥鹘借风。清泠台下路,樽酒几时同。
偕叶损轩大庄夜谈
清·黄遵宪
频岁华胥睡味酣,又扶残醉到江南。更无旧雨谁堪语?欲访名山奈未谙。花尚含苞春过半,月刚留影夜初三。丁当檐铁君休问,抽得闲身且絮谭。
广陵舟中为伯恬书扇
清·龚自珍
红豆生苗春水波,齐梁人老奈愁何。逢君只合千场醉,莫恨今生去日多。
春晚,与子乔闲步,寄叔白城中
清·李宪噩
昧质得闲寂,荒居绝纷冗。复此同心俦,萧散步阡陇。风歇林未静,月出水方动。始宜春服轻,稍披野烟重。踪迹转孤僻,神志益森竦。入时性已乖,力古气犹勇。对语人不闻,严城片云拥。
湖上
明·郑善夫
爱此湖上雨,共君湖上游。乾坤双短鬓,江海一虚舟。烟景初相见,春光不可求。明朝下西崦,相望意悠悠。
题新昌蔡尉比春园四时载酒亭
宋·陈元晋
蔡家亭子锦江涯,长约春风作岁华。拚却百年浑是醉,莫教一日不开花。称觞随获慈颜悦,问字时容客语哗。我若有园如个样,肯将双鬓抗风沙。
李广文署夜谈
明·叶春及
十年苜蓿吾怜汝,客舍端州喜屡过。白雪江湖知己少,青毡天地误人多。春回门下看桃李,日暮尊前对薜萝。痛饮忘形谁得似,鬼神何处且高歌。
和章德茂少卿拉馆学之士四人访王德脩提干
宋·杨万里
西玉南金价则同,帝城相对落花风。人如天上珠星聚,谈到尊中竹叶空。白纻乌纱青宝玦,紫鸾黄鹄碧梧桐。千龄此遇还孤往,恨杀灯前欠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