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花
杏花
春天
抒情
情感
思乡
燕子
疏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富有意境的画面。诗人以“吟人”自居,形象地刻画了独自倚靠在弯曲的栏杆上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沉思的情绪。酒醒之后,香气消散,午后的梦境也随之破碎,这种由醉入醒、由梦归真的过程,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对现实的无奈。“燕子不来春社去”,一句中,“燕子不来”象征着春天的逝去,而“春社去”则可能暗指季节更替或某种传统节日的过去,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易逝的主题。燕子的离去,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景象变化,也可能寓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或时光不再的感慨。“一帘疏雨杏花寒”,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杏花,营造出一种冷清而略带哀愁的氛围。“疏雨”意味着雨势不大,却足以让花朵显得更加娇弱,而“杏花寒”则直接点明了花朵在雨中的凄凉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如同这寒冷的春雨,既清新又略带悲凉。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以及个人情感状态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艺术感染力。

滕斌

58首
一作滕宾,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至英宗至治年间(一三○八-- 一三二三)。至大年间任翰休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