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
翠
楼
曹
平
子
吴
平
仲
沈
飞
霞
言
别
得
送
字
(
其
一
)
一
别
能
几
何
,
花
蹊
密
成
洞
。
白
石
与
朱
栏
,
举
首
即
成
梦
。
一
种
好
心
情
,
都
为
愁
所
送
。
别
意
如
水
寒
,
六
月
溪
云
冻
。
聚
首
复
何
时
,
思
来
当
一
恸
。
离别 送别
抒情 悼亡
写景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后的情感与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哀愁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首句“一别能几何”,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离别时间短暂的感慨,暗示了离别的痛苦与不舍。接下来,“花蹊密成洞”一句,通过比喻,将繁花密布的小径比作幽深的洞穴,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孤独凄凉的氛围。“白石与朱栏,举首即成梦”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白石与朱栏在视觉上形成鲜明对比,而“举首即成梦”则暗示了主人公抬头看到这些景物时,心中涌现出的复杂情绪,仿佛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一种好心情,都为愁所送”直接点明了离别带来的影响,美好的心情被忧愁取代,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沉重情感负担。“别意如水寒,六月溪云冻”运用了自然界的寒冷景象来比喻内心的悲凉,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溪流也仿佛结上了冰霜,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心境的冷寂与凄凉。最后,“聚首复何时,思来当一恸”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相聚时刻的渴望,以及对离别后思念之深的预感,预示着未来重逢的不易和当前离别之痛的强烈。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离别之痛的复杂与深沉,以及对相聚时光的深切怀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合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情感的珍视。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水调歌头(其六)送陈次山
明末清初·尤侗
三月莺花节,送子出青门。我向离亭贳酒、弹汁染衫痕。河畔萋萋芳草,陌上依依杨柳,极目总销魂。往问广川子,几筴玉杯存。橐须笔,携櫑具,贮罍樽。但读离骚痛饮、醉即舞青萍。试渡滹.....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唐·武元衡
瑶瑟激悽响,征鸿翻夕阳。署分刊竹简,书蠹护芸香。马色关城晓,蝉声驿路长。石渠荣正礼,兰室重元方。不作经年别,离魂亦暂伤。
送邑造士李良岁贡之京
明·王恭
木落霜寒断雁鸣,六平峰下送君行。孤帆杳杳辞亲舍,匹马翩翩入帝京。禁邸疏钟朝佩影,桥门孤烛夜书声。遥怜得桂青霄上,应愧山中独隐名。
贺新郎·别文梁、洛闻之明日,宿江堰镇却寄
清·陆震
回首江城罅。忆前宵、故人相聚,绿醅红鲊。今日我行君昨去,风急江帆如射。想已到、寄奴山下。劳顿长途谁似我,对风雨、落日心尤怕。又不见,冰轮挂。淙淙只听流澌泻。隔疏林、数家灯.....
别韩湘
唐·韩愈
未为世用古来多,如子雄文世孰过。好待功成身退后,却抽身去卧烟萝。
眼儿媚·送别
宋·王质
雨润梨花雪未乾。犹自有春寒。不如且住,清明寒食,数日之间。想君行尽嘉陵水,我已下江南。相看万里,时须片纸,各报平安。
贾节庵冒夏暑越修涂过我苕霅情谊甚厚令闻古式无思大节不可复见而骨肉消息访问难真相对殆感慨不能为怀青灯夜语诵少陵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句意甚惘然其归也儿曹以此为韵赋诗道别余亦作焉衰老拙恶姑写我怀且以卜后期云尔(其三)
宋末元初·牟巘
事故不可料,柯烂棋局更。两家骨肉内,往往隔死生。
送葛谦问运干
宋·周必大
少年扶犁事西畴,老陪英游帝王州。才高韵胜各有得,志合情亲君更优。离筵忽席洛定鼎,戍期云异齐葵丘。君行共叹空冀北,我衰谩作周南留。欲持菊觞止君饮,单车已戒难停辀。欲挽长条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