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
中
舟
行
入
村
舍
偕
冷
云
及
明
教
居
士
(
其
一
)
深
林
枣
实
红
,
沙
鸟
立
阴
中
。
旷
野
云
烧
日
,
平
川
雨
洗
风
。
酒
香
知
杜
近
,
村
静
识
年
丰
。
渐
看
河
桥
上
,
提
携
有
醉
翁
。
写景
田园
夏景
动物
沙鸟
酒香
村静
河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舟行至乡村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情趣。首联“深林枣实红,沙鸟立阴中”,以红艳的枣实和静立的沙鸟,展现了夏日森林的生机与宁静。次联“旷野云烧日,平川雨洗风”,通过“云烧日”和“雨洗风”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广阔田野上的天气变化,既有热烈的氛围,又有清新的气息。后两联“酒香知杜近,村静识年丰”,通过酒香和村庄的宁静,暗示了丰收的喜悦和淳朴的生活气息。“渐看河桥上,提携有醉翁”,最后两句则以河边桥上提携而行的醉翁形象,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的人文色彩,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欢乐。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乡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调,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题陆瑾渔家风景图
宋·赵惇
翠岚迎步兴何长,笑领渔翁入醉乡。日暮渚田微雨后,鹭鸶閒暇稻花凉。
夕照
清·包兰瑛
参差茅屋晚烟微,麦陇风清乳燕飞。夕照邮亭渔唱远,绿杨桥畔一僧归。
散步湖上至岙底二章(其二)
清·姚燮
城根儿童骑犊行,往来追逐渔歌声。渔歌声声出芦底,不见渔人见鸥起。一鸥两鸥飞过湖,儿童拍手相招呼。不知飞鸥没何处,目断苍烟隔汀树。
下郝长塘小憩示陈养晦
宋末元初·戴表元
野水通田白,村山贴县青。兵荒犹古道,暑暍且长亭。稻地晴耕犊,瓜田昼扑萤。吾诗不寂寞,细讽与君听。
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二首(其一)
唐·陆龟蒙
蝉雀参差在扇纱,竹襟轻利箨冠斜。垆中有酒文园会,琴上无弦靖节家。芝畹烟霞全覆穗,橘洲风浪半浮花。闲思两地忘名者,不信人间发解华。
江村即景
明·秦镒
数家茅舍傍江头,长夏凉生暑气收。波色远连村树好,涛声近绕竹林幽。野桥晨见驱耕犊,曲岸宵看系钓舟。寂寞闲踪超世外,身随鸥鹭共沉浮。
题画薄荷扇二首(其一)
宋·陆游
薄荷花开蝶翅翻,风枝露叶弄秋妍。自怜不及狸奴黠,烂醉篱边不用钱。
村舍杂咏三首(其二)
明·万盛
雨后来寻谷口庄,绿阴无数覆池塘。问花已隔三春月,斗草平分地一方。竹里弹棋怜局静,石旁呼酒觉樽凉。晚烟欲动牛羊下,三五人家共夕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