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送别
赞美
地点
洞庭湖
抒情
怀古
写水
肝肠
心志
季节
秋天
惠泽
恩泽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百姓对旧太守徐滨岳观察的深厚情感与怀念之情。首句“江风滟滟绿条丝”以江风轻拂绿柳,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父老争来拜戟支”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当地百姓对徐太守的敬仰与感激之情,他们纷纷前来表达对他的尊敬与怀念,通过“戟支”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徐太守的官职身份,也暗示了他为百姓所做出的贡献。“门外熊轓攀处子,掌中貂虎弄婴儿”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徐太守的形象刻画得更为生动。门外的年轻女子攀附着他的车驾,表现了百姓对他的依恋;而他手中抚弄着婴儿,则体现了他作为父母官的慈爱与关怀,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百姓的深情厚谊。“肝肠似月冰皆彻,惠泽如春草不知”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徐太守的品质与情怀比作清澈的冰月与无边的春草,强调了他的公正无私与恩泽深广,表达了诗人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与敬佩。最后,“一片酒香湖上石,摩苔重写洞庭碑”则以酒香与摩苔为引,寓意着徐太守的美德如同湖石上的苔藓,虽历经岁月却依然鲜活,其功绩如同洞庭湖畔的碑文,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徐太守的深切怀念,也传达了对古代官员应具备高尚品德与为民服务精神的颂扬。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