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宿
读书
惜时
怀亲
庆祝生日
赞美家弟
励志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为他的弟弟庆祝生日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弟弟成长与成就的赞美,以及对家庭传承和学习的重视。“任运阅年光,不识支平易”,开篇即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更迭,弟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着生活的各种变化,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简单。“但闻蜡梅香,知弟生辰至”,通过蜡梅的香气,巧妙地引出了弟弟生日的到来,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二十八番花,一开一回丽”运用比喻,将弟弟的成长比作花朵的绽放,每一次成长都展现出独特的美丽。“读尽古人书,识遍天下事”赞扬了弟弟勤奋好学,不仅熟读经典,还广泛涉猎,增长见识。“家世安国学,铁砚工文字”强调了家族的学术传统,弟弟继承了家族的学问,勤于笔耕,字如铁砚般坚韧。“无射不穿杨,一往看联辔”以射箭和驾车的场景,象征弟弟在技艺或事业上的追求与成就,一往无前,联袂并进。“屈指兔目花,黄时甫再岁”通过兔子的眼睛和黄花的生长周期,暗示弟弟又度过了一个轮回,成熟了一岁。“千里宿舂粮,养就天池翅”最后两句,表达了弟弟为了追求理想,即使远行千里,也要储备足够的力量,如同大鹏展翅,翱翔于天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现了对弟弟的深情祝福,也蕴含了对家族传承、个人成长与追求的深刻思考。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