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岩
珠
题
嵌
绝
辟
,
人
巧
依
天
匠
。
峭
绿
叠
颓
岚
,
青
天
怯
磨
荡
。
濛
濛
太
始
云
,
旷
劫
相
酝
酿
。
一
自
辟
玄
宫
,
斧
作
仙
家
障
。
苍
峦
夹
攲
窦
,
高
天
入
盆
盎
。
终
古
容
清
虚
,
诸
仙
几
回
丧
。
真
人
将
上
升
,
先
此
规
图
样
。
十
二
楼
五
城
,
某
天
如
某
嶂
。
宫
成
付
黄
冠
,
仙
邮
侈
供
帐
。
道
装
俗
须
眉
,
只
此
输
天
上
。
山水写景
咏物
赞美
地点
南岩
情感
怀古
赏析
《南岩》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神话色彩相结合的佳作。此诗以南岩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首句“珠题嵌绝辟,人巧依天匠”开篇即以珠玉镶嵌的奇景,暗示南岩的不凡之处,仿佛是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的杰作。接下来“峭绿叠颓岚,青天怯磨荡”两句,描绘了山峦起伏、绿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天空似乎在与山峦相互碰撞、交融的动态感,营造出一种既壮观又神秘的氛围。“濛濛太始云,旷劫相酝酿”则进一步渲染了云雾缭绕、时间久远的意境,仿佛云雾中蕴含着宇宙的起源与演变,充满了哲学思考。而“一自辟玄宫,斧作仙家障”则引入了神话元素,暗示南岩不仅是自然之美的所在,也是仙人居住的圣地,斧凿开的玄宫象征着通往仙境的门户。“苍峦夹攲窦,高天入盆盎”描绘了山峦与天空的对比,山峦如同倾斜的洞穴,而高天则仿佛落入了巨大的盆盎之中,这种奇特的视角转换,使得画面更加立体且富有想象力。接下来“终古容清虚,诸仙几回丧”则表达了对南岩长久以来作为清静之地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仙人来去无常的感慨。最后,“真人将上升,先此规图样。十二楼五城,某天如某嶂”描述了仙人即将升天的情景,以及南岩上可能存在的仙宫与城市,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理想世界和超自然力量的向往。而“宫成付黄冠,仙邮侈供帐”则暗示了仙宫最终归于道士管理,仙邮则奢侈地提供住宿,这既是对现实世界的讽刺,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道装俗须眉,只此输天上”则以道士的装扮与世俗的差异,强调了南岩作为仙境的独特性,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能摆脱尘世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升华。综上所述,《南岩》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考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展示了袁宏道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