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
咏物
写树
写老树
写树之姿态
赞美老树
哲理
冬天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历经沧桑的老树,以树喻人,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学价值。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老树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首句“树老亦如人”,开篇即点出主题,将树与人相比较,暗示了老树如同历经岁月洗礼的人一样,充满了故事与智慧。接着,“骨劲皮皱裂”形象地描绘了老树的外在特征——树干粗壮,表皮因岁月而变得皱裂,展现出岁月的痕迹。“百卉争繁华,一枝冷坳铁”对比了周围百花争艳的景象与老树的一枝独秀,强调了老树的独特之处。这枝铁一般的枝条,虽然不与百花争艳,却自有一番冷峻之美。“强阳发空心,红芽吐枯节”进一步描述了老树的生长状态。即使在强阳下,老树的心仍为空洞,但依然能发出红色的新芽,从枯节中吐露生机,表现了老树生命力的顽强。“有若老翁醉,赪颐照头雪”将老树比作醉酒的老翁,脸颊泛红,头上的白发如同雪光,生动地描绘了老树的形态与气质。“姿态虽寡妍,根株免摧折”指出老树的美在于其独特的姿态,而非表面的华丽,其稳固的根株更是免于风雨摧折,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百遍阅春风,冰凌傲石碣”表明老树经历了无数次春风的洗礼,即便面对严寒的冰凌也能傲然挺立,不畏艰难。最后,“不似夭桃花,容易与春别”将老树与易凋谢的桃花进行对比,强调老树与春天的不解之缘,以及其生命力的持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树的描绘,赞美了其坚韧、独特、持久的生命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苦寒
宋·刘攽
不敢怨云雾,不敢悲雪霜。此是上帝令,所以诛愆阳。不见李与桃,前日胡为芳。不见蚊与穥,往日胡为翔。反时固为妖,徼倖真不祥。但令冷气除,岂敢虞冻僵。吾道不终穷,君看松与篁。
和夏桂溪祈雪之作二首(其一)
明·孙承恩
祷雪宵辞禁苑西,贞符亲睹御标题。古祠深院留明月,宝炬银灯拂绛霓。北角芒垂寒斗近,中庭乌噪朔风凄。仰瞻一德孚颙若,欲和阳春意独迷。
双槠亭
唐·朱景玄
连檐对双树,冬翠夏无尘。未肯惭桃李,成阴不待春。
枕碧楼
清·爱新觉罗·弘历
老松横谷石溪斜,纵入深山却是家。岩阁有窗皆纳树,竹炉无火不烹茶。馀多浓翠全因暖,著几新红幻作霞。应接万奇真莫暇,分毫方寸那曾加。
齐河道中雪行偶作
清末近现代初·王闿运
六月炎州火作山,冬来河朔雪盈鞍。冰天热海闲经过,未觉人间万事难。
丁酉元日(其二)
清·多隆阿
好山如许未登临,少待春和再一寻。胜迹图成从笔注,幽怀写出当诗吟。亦知积冷芳华晚,敢道随年阅历深。海上云飞将作雪,清光映彻本来心。
次韵渊明饮酒诗(其八)
宋·张耒
种树东檐下,雨来发幽姿。微阳动九地,光彩变新枝。荣衰一以异,枯槁易神奇。消息天使然,人工徒尔为。杜门沽酒饮,高悬吾马羁。
添字丑奴儿
元·马钰
三冬设粥来宫观,善事光临。休起愁心。悟取慈悲行最深。足人钦。休生倦怠常宁耐,胜爇檀沉。妙处闲寻。水火相生玉里金。上瑶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