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日
游
西
山
呈
诸
友
二
律
(
其
一
)
城
中
不
解
湖
山
好
,
一
到
城
西
双
眼
明
。
水
面
日
光
浮
宝
刹
,
峰
头
云
气
拥
神
京
。
石
蹬
盘
回
天
地
老
,
银
河
倒
挂
蜿
蜒
惊
。
碧
桃
开
处
无
人
见
,
却
有
春
风
管
送
迎
。
写景
山水
春天
咏物
地点
石蹬
黄河
湖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游览西山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首联“城中不解湖山好,一到城西双眼明”开篇即点出对比,城中的繁华与喧嚣未能让人领略山水之美,而一旦踏入城西,便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眼中所见皆是美景,心旷神怡。颔联“水面日光浮宝刹,峰头云气拥神京”进一步展开画面,阳光洒在水面上,映照着远处的宝塔,如同镶嵌在湖面的宝石,熠熠生辉;而山峰之巅,云雾缭绕,仿佛将京城拥入怀中,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颈联“石蹬盘回天地老,银河倒挂蜿蜒惊”则转向对登山过程的描写,石阶曲折蜿蜒,似乎连通着古老与现代,每一步都踏出了历史的厚重感;而想象中银河倒挂于山间,既是一种夸张的比喻,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惊叹。尾联“碧桃开处无人见,却有春风管送迎”收束全诗,碧桃盛开,虽无人欣赏,但春风却如使者般,带来了生机与温暖,暗示着即便是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也有生命的力量在悄然绽放。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想象,生动地描绘了西山春日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和生命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花发沁园春
宋·王诜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雏莺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翠袖艳、衣凭阑干,惯闻弦管新音。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桃腮杏.....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减字木兰花·溪山夜雨,摹董北苑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睡云刚醒。大地山河慵不整。白屋清泉。可许闲人作地仙。矮亭修竹。鸡犬为留云里宿。亦可孤蓬。藏在冥蒙不漏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