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西

西

(

)

写景
秋天
怀古
抒情
咏物
动物
情感
悼亡
秋节
惋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沧桑的景象。首句“不见长杨馆”,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长杨馆可能曾是昔日皇家园林的遗迹。接下来的“人家只翠微”则转向眼前景色,翠绿的山色显得有些冷清,暗示了人事变迁。“溪流环监署,林影入宫闱”描绘了监署周围环境的宁静,溪水潺潺,林木婆娑,仿佛还能感受到昔日宫廷的肃穆。然而,“花鸭夜方静,竹䶉秋更肥”又以自然生物的活动,增添了时光流转的生动感,鸭鸣竹声中透露出秋意的浓厚。最后两句“青仙无处问,老泪日沾衣”,诗人感慨岁月无情,青仙(指仙人或理想中的美好事物)已不可寻,只能独自面对老去的现实,泪水不觉湿透衣裳,流露出深深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遗址、自然景色和诗人自身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杨奂

118首
又名知章。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