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商
孟
卿
一
望
东
原
一
惘
然
,
芸
窗
谁
与
伴
高
眠
。
秋
风
有
意
招
张
翰
,
春
草
无
由
见
惠
连
。
王
母
信
音
青
鸟
外
,
溪
翁
心
事
白
鸥
边
。
殷
勤
为
向
侯
芭
道
,
判
却
残
年
老
《
太
玄
》
。
抒情
秋景
友情
怀古
读书
悼亡
写景
思乡
赞颂
赏析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杨奂寄给友人商孟卿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孤独心境。首句“一望东原一惘然”描绘了诗人远眺故乡或友人所在之地时的怅然若失,流露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次句“芸窗谁与伴高眠”暗示了诗人无人共度寂寥时光的孤寂,以及对商孟卿陪伴的期盼。第三句“秋风有意招张翰”,借用典故,以秋风比喻对商孟卿的召唤,希望他能如晋人张翰那样在秋风起时归乡,体现了诗人对相聚的期待。第四句“春草无由见惠连”,则借春草寓意友人,表达对商孟卿如同惠连般的才情和友情的怀念。第五、六句“王母信音青鸟外,溪翁心事白鸥边”,通过神话和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期待远方友人音信的渺茫和自己内心的隐秘情感寄托。最后一句“殷勤为向侯芭道,判却残年老《太玄》”,诗人恳切地请侯芭(可能也是友人)转达他的心意,并表示愿意放弃晚年研读深奥的《太玄经》,只为与友人共度时光。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向往。
杨奂
118首
又名知章。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