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君
美
二
首
(
其
一
)
不
走
瀍
东
走
涧
西
,
八
年
迎
送
愧
山
妻
。
长
思
醉
卧
高
堂
上
,
满
枕
春
风
听
竹
鸡
。
抒情
送别
地点
景物
思乡
赏析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杨奂所作的《寄君美二首》中的第一首。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感激和思念之情。首句"不走瀍东走涧西"描绘了诗人频繁的奔波劳碌,可能是在外地为官或谋生,而他的妻子则在家乡等待,无论他走到涧西还是瀍东,她始终守在原地。"八年迎送愧山妻"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八年如一日默默付出、无怨无悔的深深愧疚,这里的"山妻"是对妻子质朴坚韧形象的赞美。后两句"长思醉卧高堂上,满枕春风听竹鸡"更是深情款款,诗人想象自己在远方,常常怀念家中温馨的画面:妻子独自在高堂之上,即使醉卧其中,也能听到竹林中的鸡鸣声,这春风与竹鸡声仿佛成了诗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他对家的渴望和对妻子的深深思念。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夫妻之间真挚的情感,以及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深深眷恋,流露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家庭和睦的向往。
杨奂
118首
又名知章。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