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秋景
写雨
闺怨
情感
节日
重阳节
菊花

赏析

这首《青玉案·秋雨》由清代女词人庄盘珠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黄昏后的一场细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首句“溟濛丝雨黄昏后”,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丝在黄昏时分轻柔飘洒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郁的感受。“道似无却还似有”则进一步强调了这场雨的若隐若现,仿佛若有若无,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接着,“冷逼银釭红晕久”一句,通过描述室内银灯的红光在寒冷中持续映照,暗示了室外秋雨的寒冷与室内温暖的对比,同时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遥天雁断,空阶虫响,夜渐长时候”则将视角转向室外,描绘了大雁南飞的景象,以及夜晚空阶上虫鸣的声音,随着夜色的加深,时间似乎变得更为漫长。这一段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含着一丝淡淡的孤独和寂寞。“香闺人醒闻檐漏,怕黄菊、今年更消瘦”将视线拉回室内,一位女子在雨声中醒来,听到檐下的滴漏声,心中不禁担忧起院子里的黄菊是否因雨水而更加凋零。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也反映了她内心的细腻情感。最后,“开也定过重九后,那堪邻院,搅风铃铎,又几声相凑”则以重阳节为背景,预示着菊花盛开的季节即将过去,同时又担心邻院的风铃声在雨夜中响起,增添了几分哀愁。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层层推进,展现出了一幅深秋雨夜的静谧画卷,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猜您喜欢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临江仙·除夕狱中寄忆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逞风花草太无因。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
重阳(其一)
宋·文天祥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祇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唐·王维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
西阁雨望
唐·杜甫
楼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径添沙面出,湍减石棱生。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滂沱朱槛湿,万虑傍檐楹。
点绛唇·闺思
宋·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眼儿媚·秋夜
清·陈珍瑶
一痕新月上花枝。夜静漏声迟。灯摇几畔,虫吟砌下,风逗书帏。兽炉烟袅湘帘捲,妆却绿云欹。轻磨翠墨,漫调银管,闲谱新词。
书斋秋夜
清·刘霖
院静重门掩,风轻小阁凉。窗含一树月,菊傲五更霜。塞雁惊寒过,村尨吠漏长。凭栏无限意,灯火伴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