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风
·
豳
风
·
七
月
七
月
流
火
,
九
月
授
衣
。
一
之
日
觱
发
,
二
之
日
栗
烈
。
无
衣
无
褐
,
何
以
卒
岁
。
三
之
日
于
耜
,
四
之
日
举
趾
。
同
我
妇
子
,
馌
彼
南
亩
,
田
畯
至
喜
。
七
月
流
火
,
九
月
授
衣
。
春
日
载
阳
,
有
鸣
仓
庚
。
女
执
懿
筐
,
遵
彼
微
行
,
爰
求
柔
桑
。
春
日
迟
迟
,
采
蘩
祁
祁
。
女
心
伤
悲
,
殆
及
公
子
同
归
。
七
月
流
火
,
八
月
萑
苇
。
蚕
月
条
桑
,
取
彼
斧
斨
。
以
伐
远
扬
,
猗
彼
女
桑
。
七
月
鸣
鵙
,
八
月
载
绩
。
载
玄
载
黄
,
我
朱
孔
阳
,
为
公
子
裳
。
四
月
秀
葽
,
五
月
鸣
蜩
。
八
月
其
穫
,
十
月
陨
萚
。
一
之
日
于
貉
,
取
彼
狐
狸
,
为
公
子
裘
。
二
之
日
其
同
,
载
缵
武
功
。
言
私
其
豵
,
献
豜
于
公
。
五
月
斯
螽
动
股
,
六
月
莎
鸡
振
羽
。
七
月
在
野
,
八
月
在
宇
,
九
月
在
户
,
十
月
蟋
蟀
入
我
床
下
。
穹
窒
熏
鼠
,
塞
向
墐
户
。
嗟
我
妇
子
,
曰
为
改
岁
,
入
此
室
处
。
六
月
食
郁
及
薁
,
七
月
亨
葵
及
菽
,
八
月
剥
枣
。
十
月
穫
稻
,
为
此
春
酒
,
以
介
眉
寿
。
七
月
食
瓜
,
八
月
断
壶
,
九
月
叔
苴
。
采
荼
薪
樗
,
食
我
农
夫
。
九
月
筑
场
圃
,
十
月
纳
禾
稼
。
黍
稷
重
穋
,
禾
麻
菽
麦
。
嗟
我
农
夫
,
我
稼
既
同
,
上
入
执
宫
功
。
昼
尔
于
茅
,
宵
尔
索
绹
。
亟
其
乘
屋
,
其
始
播
百
谷
。
二
之
日
凿
冰
冲
冲
,
三
之
日
纳
于
凌
阴
。
四
之
日
其
蚤
,
献
羔
祭
韭
。
九
月
肃
霜
,
十
月
涤
场
。
朋
酒
斯
飨
,
曰
杀
羔
羊
。
跻
彼
公
堂
,
称
彼
兕
觥
,
万
寿
无
疆
。
田园
写物
节气和农事
写景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农耕生活的全过程,从夏季到秋冬,再到次年的春天,展现了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和家庭生活。诗中通过对比月份与农业活动的描述,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等,展示了古代人民对时间的观察和生活的安排。从艺术角度看,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反映出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多处使用比喻和象征,如“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中的“仓庚”可能指的是鸟儿在晴朗的春日中欢唱,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期待。整首诗通过重复“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句式,以及其他如“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等节奏感强烈的句子,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农耕生活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循环的深刻体悟。这首诗不仅是对农业生活的描绘,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个人生活的记录,展现了古代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诗经
306首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猜您喜欢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江南
汉·两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