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题
李
德
修
通
判
宣
城
隐
舍
二
首
仍
次
其
韵
(
其
一
)
风
月
堂
官
身
宁
为
倦
知
还
,
自
忆
青
山
对
白
间
。
有
月
有
风
俱
是
客
,
爱
诗
爱
酒
可
能
闲
。
写景抒情
山水田园
怀古
抒情
哲理
情感思乡
友情
地点
城市
月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名为《寄题李德修通判宣城隐舍二首仍次其韵(其一)风月堂》。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热爱,以及在官场疲倦后渴望归隐的心态。首句“官身宁为倦知还”,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渴望摆脱官职束缚,回归宁静的生活状态。接着,“自忆青山对白间”一句,通过想象与青山相对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追求。“有月有风俱是客”,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将月光和微风视为客人,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最后,“爱诗爱酒可能闲”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和美酒的喜爱,认为在这样的爱好中可以找到心灵的慰藉和放松。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刘一止
364首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您喜欢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初五日至延平城
明·谢孟安
镡津城下驻行舟,山水依然似旧游。两岸楼台看缥缈,一川风景重夷犹。夜深渔火明沙岸,月落寒更出戌楼。白首西游欣就养,双旌遥忆待盱州。
寄句曲外史
元末明初·郯韶
掬溜室中清夜分,相过曾此说幽文。入池星斗当窗见,枕席波涛隔树闻。头上鹖冠朝老子,手中龙节候元君。欲从世外求玄赏,鸡犬岩头有白云。
将游吴中寄原父
宋·刘攽
久宦减仲产,行歌非五噫。归来问长铗,习水看吴儿。弱丧殊可恨,傥来今自知。江山不我厌,有意卜居之。
同子瞻赋游惠山三首(其二)
宋·秦观
史君厌机械,所与惟散人。顾惭蒹葭陋,缪倚琼枝新。上干青磝磝,下属白磷磷。洞天不知老,金界无栖尘。缅彼人间世,乌蟾阅青旻。讵得踵三隐,山阿相与邻。
李去言相别二年忽得书知在吴中答书偶成
宋·李之仪
宦路相逢一笑休,共知身世两虚舟。楚材有用谁青眼,赵将无功枉白头。会见姓名通北阙,何妨风韵冠南州。求田接武如凫鹥,只欠元龙百尺楼。
千峰榭
宋·吕希纯
古郡千山里,高台六月凉。开轩背城市,伏槛即林塘。白佛当平远,乌龙插昊苍。水风生枕簟,岚翠扑衣裳。欲雨高峰暗,新晴瀑布长。稻塍分锦绣,松岭奏笙簧。自昔多贤守,于今载雅章。承.....
各赋隐士得魏仲先赠金陵顾徵士
明·徐祯卿
何处蓬山宅,汾阴傍汉宫。冥栖紫芝客,长啸绿云中。忽伫甘泉驾,遥寻河上公。玄风那可掇,大道本难穷。夫子金陵隐,心将静者同。琼枝无以献,歌此寄乔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