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学
宫
城
墙
眺
望
寄
曾
宏
父
寂
寞
无
毡
老
郑
虔
,
登
临
此
日
意
茫
然
。
云
开
北
渚
炊
烟
外
,
春
到
西
城
战
血
边
。
江
草
唤
愁
无
畔
岸
,
官
梅
动
兴
得
清
便
。
南
风
藻
思
传
家
旧
,
好
寄
东
风
御
柳
篇
。
写景
抒情
怀古
春天
官梅
咏物
登临感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与内心感受。首联“寂寞无毡老郑虔,登临此日意茫然”中,“寂寞无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而“老郑虔”则借用了古人典故,表达了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感慨。“登临此日意茫然”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此刻面对辽阔景象时的迷茫心境。颔联“云开北渚炊烟外,春到西城战血边”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句描绘了云开见日、炊烟袅袅的宁静画面,后一句则以“战血”暗示历史的沧桑与战争的残酷,通过时空的转换,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织。颈联“江草唤愁无畔岸,官梅动兴得清便”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江边的野草似乎在呼唤着诗人的忧愁,无边无际,而官府中的梅花却能激发诗人的兴致,带来一丝清新的气息。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景物反衬出诗人复杂的心情,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尾联“南风藻思传家旧,好寄东风御柳篇”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南风将思念之情传递给远方的朋友,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曾宏父的思念与敬意。这里的“御柳篇”可能是指友人所作之诗,诗人期待能够通过诗歌来寄托彼此的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与自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刘一止
364首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