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豫
州
壮
怀
忍
共
白
云
閒
,
孤
负
僧
房
屋
半
间
。
卖
却
牢
愁
三
万
斛
,
载
将
明
月
入
西
山
。
抒情
壮志未酬
离别
秋天的景物
表达情感的
赏析
这首诗《下豫州》由宋末元初诗人甘泳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壮志与无奈。首句“壮怀忍共白云閒”,诗人以“白云”为喻,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内心的平静矛盾。这里的“闲”字,既指白云的悠闲自在,也暗含了诗人对现实处境的无力感。诗人虽有豪情壮志,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束缚,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冲突,使得“闲”字充满了深意。次句“孤负僧房屋半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在“僧房屋半间”的背景下,“孤负”二字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遗憾与辜负。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描述,更是对精神追求与现实境遇之间巨大落差的深刻反思。后两句“卖却牢愁三万斛,载将明月入西山”,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情感与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愿意用“牢愁”换取“明月”,寓意着愿意用沉重的忧愁换取心中的光明与自由。将“明月”载入“西山”,不仅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暗示了他愿意跨越重重困难,去追寻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这种对理想不屈不挠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超越,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与外部世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理想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甘泳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使得作品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不乏对人性光辉的赞美。
甘泳
20首
一字泳之,自号东溪子。性刚正,不与时俯仰。平生不娶,效林和靖。读书不拘绳尺,尤工於诗。年二十余,浪迹东南,受知于徐径畈、杨东涧。又与赵东林、黄大山、林正庵、曾平山游。至元二十七年卒。生平事迹见《万姓统谱》卷六六、《元诗选》三集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其一)送严
宋·陈造
啧啧雁声急,棱棱秋意深。行都旧新雨,独客短长吟。子肯怜衰病,时来慰滞淫。惜无移日酒,留照蜡灯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