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日
有
閒
吏
青
原
无
惰
民
为
韵
奉
寄
李
成
德
十
首
(
其
九
)
深
原
晓
犁
耕
,
隔
溪
夜
舂
簸
。
竹
间
伊
余
行
,
童
稚
供
日
课
。
入
境
观
化
风
,
亲
视
民
勤
惰
。
写景
田园
抒情感怀
描述勤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清晨,农夫在深广的田野中耕作,溪水对岸,夜晚传来舂米的声音,一片繁忙景象。诗人独自穿行于竹林间,孩子们则在旁协助,进行日常的学习与劳作。通过这样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地方风俗的观察,以及对民众勤劳品质的亲身体验和赞赏。诗中的“深原晓犁耕,隔溪夜舂簸”描绘了早上的劳动景象,农夫在广阔的原野上耕作,而对岸的溪边,夜晚还有人在忙碌地舂米。这不仅展现了劳动的艰辛,也体现了农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土地的敬畏。“竹间伊余行,童稚供日课”则展示了乡村儿童的生活状态,他们在竹林间跟随大人学习,参与日常的劳作,体现了他们自小就融入社会,承担家庭责任的传统美德。最后,“入境观化风,亲视民勤惰”点明了诗人通过亲身观察,感受到当地淳朴的民风和人民的勤劳。这种直接的体验,让诗人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敬意。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风貌,以及诗人对农村社会的深入思考和情感投射。
释德洪
1809首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您喜欢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江南
汉·两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