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抒情
写景
山水
友情
冬天
赞美
咏物
雪景
重逢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重会言上人乞诗》。诗中描绘了诗人海外归来后,再次与老友言上人相聚的情景。诗人的语言充满了禅意和哲理,表达了对人生、自然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首句“海外归来五见春”,诗人以自己海外游历的经历,跨越了五个春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接着,“梨衣两识帝京尘”一句,通过梨花的洁白与京城的繁华对比,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此生已觉浑无累,为累空惊尚有身”两句,诗人通过自省,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他认为这一生已经摆脱了许多束缚,但仍然在自我意识中感到某种虚幻的存在,这种矛盾的自我认知,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探索。“厚善最怜山解事,岁寒更爱月情亲”则转向自然界的描写,诗人赞美山川的厚德与月亮的深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喜爱。山川的“解事”和月亮的“情亲”,赋予了自然以人性化的特质,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鹫峰峰下重相见,雪作飞花一笑新”两句,描绘了诗人与言上人在鹫峰之下再次相逢的场景。雪化成飞花,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两人友谊的纯洁与永恒。笑声中的“新”,则表达了重逢的喜悦与生命的新生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

释德洪

1809首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