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云
岩
筠
轩
雨
叶
风
枝
小
径
通
,
拂
砧
清
坐
有
谁
同
。
粉
衣
香
滑
秋
丛
瘦
,
泉
佩
丁
东
夜
壑
空
。
半
世
已
归
弹
指
内
,
前
途
都
付
枕
肱
中
。
堤
防
老
境
犹
多
事
,
折
脚
铛
炊
腐
颗
红
。
写景抒情
秋景
情感抒发
惜时感悟
田园风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山间景象。首句“雨叶风枝小径通”,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后小径旁树叶随风摇曳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清新与生机。接着,“拂砧清坐有谁同”一句,通过“拂砧”这一动作,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清静的环境中劳作或思考,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氛围。“粉衣香滑秋丛瘦,泉佩丁东夜壑空”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秋意的浓重。粉衣可能是指穿着粉衣的人或是某种植物,这里借以形容秋天的景色,与“香滑”、“瘦”等词共同营造出一幅秋日林间,香气四溢,景色清瘦的画面。而“泉佩丁东夜壑空”则通过拟声词“丁东”生动地描绘了夜晚山谷中泉水流动的声音,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时间的流逝感。“半世已归弹指内,前途都付枕肱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淡然态度。半生的经历仿佛在一瞬间回顾,未来的路则被寄托于梦境之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与平静的心态。最后,“堤防老境犹多事,折脚铛炊腐颗红”两句,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使用破旧的锅煮食,来反映诗人面对年老时的现实与乐观态度。即使生活简朴,也能够从中找到乐趣,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释德洪
1809首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晚行舍后
宋·陆游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稷山并海出遥碧,禹穴生云成暮阴。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
饮村店夜归二首(其一)
宋·陆游
致主初心陋汉唐,暮年身世落农桑。草烟牛迹西山外,又卧旗亭送夕阳。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
鹧鸪天(其四)
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郊居口号二首(其一)
明·郭谏臣
懒性优游鹿豕群,閒将杯酒对南薰。醉来高卧北窗下,松竹萧萧锁白云。
广陵杂咏(其二)
清·吴山
一榻残书兼旅思,半窗镫火与疏钟。静看六代江南志,坐尽维扬夜雨浓。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