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写景
山水
抒情
季节
夏天
情感
友情
动物
孤鸿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赠修上人》。诗中描绘了对修公的赞美与喜爱,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人以“我爱修公亦自贤”开篇,表达了对修公的敬仰之情,并与之相映成趣。接着,“未忻城郭爱林泉”一句,道出了诗人更倾向于山林之乐,而非都市繁华,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醉骑鲸背诗遗落,闲把牛毛字细编”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修公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创作诗歌时的专注与投入。诗人通过“鲸背”和“牛毛字”的形象,展现了修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修公在艺术创作上的深厚功底。“还我青山当夏晚,乞君佳句著床前”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修公共享自然美景的愿望,以及对修公佳作的渴望。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也表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与欣赏。最后,“雨馀独凭烟云上,目送孤鸿落照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雨后,诗人独自站在高处,望着远处的烟云和归巢的孤鸿,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这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修公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共同追求,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诗意,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作品。

释德洪

1809首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